-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彦县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工程
第一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黑龙江省浩淼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月日
目 录 I
第1章 工程概述 1
1.1工程说明 1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3
1.3 本工程的目标及承诺 3
第2章 施工总部署 5
2.1 施工总体布置 5
第3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2
3.1 施工方案 12
3.2 技术措施与技术水平 72
3.3 重点难点分析与处理 77
第4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81
4.1 质量计划 81
4.2 岗位职责 83
4.3 材料采购 87
4.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检验 90
4.5 施工分项质量控制措施 96
第5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00
5.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100
5.2 安全预案 118
5.3 安全经费保障 122
第6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24
6.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24
6.2 污染处理及排放措施 124
6.3 环境保护技术及管理措施 128
第7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130
7.1 进度计划 130
7.2 逻辑关系 133
第8章 资源配备计划 138
8.1 设备、劳动力配备计划 138
8.2 其他施工生产资源类的配备计划 140
8.3 资金使用计划 141
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44
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46
附件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148
附件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150
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 156
附件六:临时用地表 158
附表2-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159
附图2-1完工验收测量作业流程图 160
附图2-2一泵站工艺流程图 161
附图2-3二泵站工艺流程图 162
附图2-4潜水混流泵井筒悬吊式安装图 164
附图3-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65
附图4-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166
附表4-1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表 167
附图5-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框图 168
第1章 工程概述
1.1工程说明
一、工程概况
松花江乡提水灌区位于巴彦县东南部的松花江乡和永发乡境内,灌区是以松花江水为灌溉水源,为新建提水灌区。灌区现为旱田,位于松花江高漫滩地上,总体地形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为142.0~133.0m,灌区排水多为利用自然沟,区内土壤主要是黑土和草甸黑土,土壤腐殖质层深厚,土壤潜在肥力大,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本灌区地理位置东经位于127°17′23″~127°22′49″,北纬位于46°00′25″~46°09′56″之间,北至永发屯,南至陈荣屯,东邻五岳河、西临少陵河,灌区总控制面积17.6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3.26万亩,全部为水田。
二、气象
本灌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短暂,雨量充沛,多阵雨和雷阵雨,易出现洪涝灾害;秋季湿润多雨,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多西风和西北风。
多年平均降雨量567.9mm,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蒸发量650.8mm。多年平均气温1.8℃~2.4℃。无霜期132d~140d,有效积温2490℃~256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50h~2700h。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盛行西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7m/s,全年大风日数在20d~25d,最大风速达35m/s,常出现在冬末春初。
本区降水充足、温度适宜、无霜期较长、雨热同步,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对水稻生长也极为有利。
三、工程地质
(一)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合江拗陷区之绥滨凹陷,为中生代形成、新生代继续沉降的大型凹陷。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图》(GB18306-2001),本灌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近期无地震活动记录,为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区。
(二)地层岩性
灌区第四系地层分布普遍,主要为中更新统冲积冰水堆积层、上更新统冲积层及全新统冲积层。第三纪以来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该区大面积沉降,沉积了大厚度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第四系地层最厚达200m。
(三)水文地质
本区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岩性由砂、砂砾石构成,中间夹细粒土透镜体。含水层巨厚(大于200m),透水性极强,含水层渗透系数138m/d,水量极丰富,单井涌水量大于3000t/d,地下水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水。
山间洼地含水层为冲积洪积砂卵石和中、细砂、亚砂土层等,厚度5~15m,潜水埋深一般4m~6m,北部临松花江埋深6m~7m。
地下水总的流向由西南向东北,由河间阶地流向两江,平时地下水向两江排泄,水力坡度1/5000~1/8000,径流条件不好,但汛期沿江一带也可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