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联通国际业务虚拟以太网专线业务规范解析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Q/CU S11-116(2015)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规范
The Enterprise Spec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Virtual Ethernet Private Line Service for China Unicom
V1.0 2015-08-31发布
2015-08-31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和术语 1
3.1 缩略语 1
3.2 术语和定义 2
4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描述 3
4.1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定义 3
4.1.1 业务定义 3
4.1.2 业务类型 3
4.1.2.1 业务类型与技术实现 3
4.1.2.2 业务描述 4
4.1.3 面向的客户群体 5
4.2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特征 6
4.2.1 业务接入特性 6
4.2.1.1接入方式 6
4.2.1.2用户接口 6
4.2.1.3覆盖范围 7
4.2.2 业务带宽定义 7
4.2.2.1接入电路方式和带宽 7
4.2.2.2业务带宽(虚电路带宽) 7
4.2.2.3虚拟以太专线业务的带宽(速率)开销 7
4.2.3 业务特性 8
4.2.3.1 MTU 8
4.2.3.2 VLAN TAG处理方式 9
4.2.3.3 二层协议透传 10
4.2.4 服务品质保证(SLA) 10
4.2.4.1开通时限(Provisioning Lead Time) 10
4.2.4.2 业务可用率(Service Avalability) 10
5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技术方案描述 11
5.1 国内业务接入及组织方式 11
5.1.1 技术方案 11
5.1.2 接入方式 12
5.2 国外业务接入及组织方式 12
5.2.1 技术方案 12
5.2.2 接入方式 12
5.3 国际运营商互联方案 12
5.4 虚拟以太专线可靠性部署 13
6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产品服务 13
6.1 服务模式 13
6.1.1 一站服务模式(One Stop Shopping Mode) 13
6.1.1.1 分类 13
6.1.1.2 适用情况 14
6.1.2 双端服务模式(Bilateral Mode) 14
6.2 签约流程 14
6.3 业务开通要求 15
6.4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故障受理流程 15
6.4.1 故障处理原则 15
6.4.2 客户报障接口 15
6.4.3 客户报障时需提供的信息 15
6.4.4 故障处理流程 1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中国联通承载A网覆盖范围 1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技术对比 3
前言
为了规范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促进业务健康、快速地发展,确保业务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针对中国联通综合IP承载网所提供的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定义、开通与维护要求进行规范,并说明业务技术方案。本规范中,描述了业务定义与特性、组织形式、业务开通等内容。
本规范的编制依据综合IP承载网融合后所承载的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需求,今后,随着IP承载网业务发展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成熟与演进,本规范将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
本标准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国际业务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联通部、联通网络技术研究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英、朱鹏、郭晓琳、何晓峰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定义与特性、组织形式、业务开通与维护要求等内容,并说明业务技术方案。
本规范适用于依托中国联通综合IP承载网所提供的国际虚拟以太专线业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EF 6.1 - Ethernet Services Definitions - Phase 2
MEF 10.2 - Ethernet Services Attributes Phase 2
IETF rfc4447 Pseudowire Setup and Maintenance Using the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DP)
IETF rfc4448 Encapsulation Methods for Transport of Ethernet over MPLS Networks
IETF r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真题——智能网试题解析.doc
- 中国移动整合营销传播解析.ppt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云MAS平台SDK接口1.0.1(HTTP版)解析.docx
-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解析.doc
- 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解析.ppt
- ABS组成、控制、分类与原理讲诉.ppt
- oracle 11g第5章讲诉.ppt
- 中国移动集团产品解析.doc
-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电装第六项目部QC小组--自制电缆桥架立柱稳定器解析.ppt
- NCV5单据开发及模板的使用讲诉.ppt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