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这样养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有男孩这样养,长大肯定了不起(建议永久收藏!) 每位男孩的家长,如果具备了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1~10岁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非常详细 2014-10-02 传播幸福的种子 家和万事兴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