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卢洪伟 专业班级: 安全141 指导教师: 张永琴、何杨 实习时间: 2015.12.14~2015.12.27 实习地点: 校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前言 1 1 总则 2 1.1评价目的 2 1.2 评价依据 2 1.2.1 主要法律法规 2 1.2.2 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3 1.3评价范围 4 1.4 评价程序 5 2 XX小区建筑工程施工概况 6 3建设工地重大危险源主要类型 7 3.1重大危险源分类 7 3.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7 3.2.1 引发重大危险源的因素 7 3.2.2 重大危险源分布 7 3.2.3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8 3.3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8 3.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8 4建筑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9 4.1建筑施工生产中各单元采用评价方法 9 5定性、定量评价的选择 10 5.1定性评价方法 10 5.1.1防止高处坠落措施检查表 10 5.1.2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检查表 12 5.1.3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检查表 14 5.1.4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管理检查表 17 5.1.5结构实体混泥土强度检查表 19 5.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20 5.2.1脚手架坠落死亡事故树分析 20 6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整措施建议 23 7 ×××××工程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24 7.1 持续改进意见 24 7.2评价结论 25 总结 27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为认真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保护职工在生产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化。为此,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小组,对该矿井以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安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小组,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组织安全工程专业人员、指导老师按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及该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安全检查表法(SCL)、事故树分析法(FTA)等评价方法,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对该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评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得出了评价结论。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可作为该工程建设和改造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工程项目“三同时”工作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之一 1 总则 1.1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通过安全评价,对工程或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多重安全屏障,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系统设计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在原材料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避免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系统设计后进行安全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 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后进行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可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其严重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进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1.2 评价依据 1.2.1 主要法律法规 (1)《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