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南丧葬民俗
陕南,顾名思义,陕西的南部,它北临秦岭山脉,南靠大巴山,纵横数百里,一条汉江横贯东西,有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近三十个县区自西向东分布,周边与甘、川、渝、豫、鄂、几省相接,俗称秦巴山区。长期以来,受周边多种民俗文化的影响,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笔者借民俗文化网站这个窗口,对自己仅了解到的安康旬阳一带丧俗文化与众多网友一起鉴析,错误之处请予以更正。
丧俗
丧俗在陕南几十个县中,由于东西南北跨度较大,表现实施不尽相同,但较有代表的还数旬阳汉江两岸,这里的丧俗文化经数百年演化,至今它兼容了陕南丧俗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报丧、筹划过事、待职客、全席、散孝、孝子、老衣、奠酒、关殓、打太司、打井、出灵、丘坟、园坟、服三、过五七、过百天、过头周年、过三年、三年换孝、箍墓立碑等等。旬阳民间一带 “老了人”,如果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且子孙满堂,丧事也当喜事,自古以来都把它叫做“红白喜事”(红喜事一半指结婚、过大寿、盖房等,白喜事特指老人高寿后去世的)。
报丧
它是指人过世后,给主要的亲戚朋友送信,就叫做报丧。一般都要根据主人家亲戚多少、远近、分布情况,分多路去报丧,报丧的主要任务是把去世人的过世时间、去世的原因、主人如何安排,如什么时候关殓,什么时候上坡(出灵)等,尤其是娘家亲人(主人的娘舅家)等等,再决定出发和赶到的时间。派出去报丧的人,一般都是责任心强、不误事的人,要求报丧须把信送到门上,当面陈述。不过有些亲朋好友住的太远,报丧人当天无法往返者,也有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告知的。
穿老衣
给亡者穿衣服,有些地方把“老衣”叫“寿衣”。寿衣一般在老人在世时候提前做好的,有些重病的老人还要亲眼看看给自己做的寿衣,不称心的还要叫儿女们补做,通常以上身衣服,按单数论“件”计,分三、五、七、九身。孝敬的晚辈或者条件较好的人家都要给老人做七身或者九身寿衣,以体现孝敬之心。老人过世时,一般都由儿女和媳妇们给老人穿好寿衣,先放在堂屋(客厅)的草埔上,待帮忙的人到后一起放在棺材内,把棺材盖斜盖在上边。
筹划过事
也就是讲如何操办老人的后事。此项工作非常重要,筹划和准备的如何会导致整个“事”能否过好,比如讲,能过多少客、亡者要放几天、什么时间关殓、什么时间上坡、谁当“客头”(全权招呼客人接待的人)、是否要请风水先生、要不要“喜房”(唢呐等吹奏的班子)、计划开多少席、需要化多少钱、聘请那些人帮忙等等,都需要一一计划周到。筹划好后,立即派人采购相关物品(包括烟酒、副食、各种蔬菜、孝布、香纸、火炮等),采购的同时,各种角色的帮忙人陆续到达,待“客头”到后与主人、“大总管”(有权威的长者),碰头开会,决定着“事”如何过,从此就拉开了操办丧事的序幕。
开职事单
一种对“职客”分工的明确,然后张榜公布,丧事都是用白纸写好张贴。(职客,职事,指承担不同分工、任务的帮忙人)职事单要求很细,它从大总管、客头、喜房(包括阴阳先生)、大小厨房、酒房、饭房、茶房、散盅筷、端盘、洗碗、散烟、接客接礼、坐柜写礼、炮手、担水打杂等等,大小厨房又分大厨房和小厨房,大厨房又分掌刀、定碗、定汤、抱笼、帮灶等,主要负责热菜和大菜;小厨房主要负责凉菜,开席时,大小厨房相互照应,配合有佳。如果主人“底亲”重,客人多,席口多,上“职事单”明确职务的就有百余人之多。
客头
他相当于结婚婚礼上的司仪,有专职和兼职之分。他是整个丧事操办过程中的总理或者叫导演,一般讲,“起事”(正式过事)前他先到,坟上坡入土后他才走,整个程序都由他来应付,也是“事场子”最忙、最累的人。
孝子
亡者的子女们(晚辈),他有主孝子和一般孝子之分。主孝子主要指儿女们和媳妇,一般要穿孝服,腰间和头上要用麻丝系上,所谓“披麻戴孝”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晚辈则头戴白布就可以了。如果说客头是“过事”中最忙的人,那么孝子则是整个“事场子”上最辛苦的人。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孝子都要在客头的指领下,按照固有的习俗和程序,不厌其烦的行孝礼,如帮忙人、送礼人到门上来,不论辈分高低,一律都要行礼(我们当地人叫磕头或叩首);亲戚朋友在灵堂上香、奠酒,叩头者(男女分别行礼),孝子也分男女孝子分别还礼;关殓前,孝子分男女按辈分分批上香、奠酒、磕头;开席前,孝子要到大小厨房、饭房等“职事”点去磕头,开“头拨席”(第一批席),孝子在上第一道大菜后是要去磕头的;尤其是娘舅亲人家里来人时(一般约好一起到),孝子要手持一根点燃的香在门口跪下行礼等候,待娘舅家人到后,马上安排“传席”,把几张大桌子拼成一排,摆上一些酒菜,娘舅家人全部坐在旁边,主孝子(儿子、儿媳妇)跪在桌前,在客头的安排下,向娘舅家人汇报老人死亡的原因、穿了多少身衣服、装什么木质的棺材、如何安排料理后事等等。然后由娘舅家辈分较高,有一定威望的长者向孝子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