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综合检测2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综合检测2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综合检测2Word版含解析

综合检测(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中“车同轨”有利于(  ) 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②打破各地文化交流的障碍 ③促进国内经济的往来 ④密切与西域地区的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④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期才开始,故排除,所以选A项。 【答案】 A 2.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解析】 根据“……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即可判断出秦始皇根据自己的历史功绩,自认为“德超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郡县制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核心和权力主体,法定的国家首脑和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所以选择D项,其他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 D 3.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其中“官僚政治的开始”是指(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官制 D.皇帝制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关键信息“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郡县制下郡守县令不再世袭而是由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不再世袭当然造成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所以本题答案是郡县制。另外,A、C、D三项制度均不具备政治权力等级世袭中止的功能。 【答案】 B 4.公元624年,唐朝完全消灭了各地的农民军和割据的地主武装,统一全国,在此期间,起主要作用的人物是(  ) A.李渊 B.李世民C.李元吉 D.李建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识记能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人物是李世民。 【答案】 B 5.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  ) 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 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 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题干中材料的意思。从“若……则……”可以看出这是晚年唐太宗的自我反省。故选B项。 【答案】 B 6.康熙帝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的故事曲折、艰难,至今在民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清朝初期国内的局势看应当属于(  ) A.满汉民族间的矛盾 B.清王朝与明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应当属于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 【答案】 D 7.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汉川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 B.噶尔丹叛乱 C.郑氏割据 D.郑成功割据台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表中“1676”可知当时正值三藩作乱时期,三藩之乱是指分别派驻云南、广东、福建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各据一方,抗衡中央。1673年康熙帝开始了历时8年的平藩战争。 【答案】 A 8.康熙皇帝曾经写下一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称赞的是(  ) A.吴三桂 B.郑成功 C.施琅 D.戚继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两岛”指金门和厦门,“一隅抗志”指郑成功踞守台湾反清复明,故选B项。A、C两人的活动与对联不符,D项是明朝抗倭英雄,与“康熙”无关,排除。 【答案】 B 9.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起来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前期民族关系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