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讲述
空气过剩系数为: 假如燃烧过程产生CO 式中各组分的量均为奥萨特仪所测的各组分的百分数 考虑过剩空气校正后,实际烟气体积为 ?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解决的实际问题 1、通过测定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2、根据实际排烟量,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例2-4 48页 例2-5 48页 第四节 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 有机硫的分解温度较低 无机硫的分解速度较慢 含硫燃料燃烧的特征是火焰呈蓝色 硫的氧化机理-H2S的氧化 CS2和COS的氧化 元素S的氧化 有机硫化物的氧化 燃料中的硫(包括有机硫和无机硫)在燃烧过程中与氧反应,主要产物是SO2和由少量的S03。但SO3的浓度相当低,即使在贫燃料状态下,生成的S03也只占SO2生成量的百分之几。 SO2和SO3之间的转化 反应方程式 SO2 + O + M ? SO3 + M (1) SO3 + O ? SO2 + O2 (2) SO3 + H ? SO2 + OH (3) SO3 + M ? SO2 + O + M (4) ? 在炽热反应区 ,反应(1)和(2)起支配作用 SO3生成速率 当d[SO3]/dt =0时, SO3浓度达到最大 在富氧条件下,[O]浓度低得多,SO3的去除反应主要为反应(3), SO3的最大浓度: [SO3]max=0.1%-5%[SO2] 贫燃料状态下,生成的S03也只占SO2生成量的百分之几。 [SO3]max= 1/40-1/80 [SO2]。 在富燃条件下,SO2向SO3的转化就基本上被抑制。 燃烧后烟气中的水蒸气可能与SO3结合生成H2SO4,转化率: 转化率与温度密切相关 H2SO4浓度越高,酸露点越高 烟气露点升高极易引起管道和空气净化设施的腐蚀 第五节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 一、碳粒子的生成 燃烧过程中生成碳的粒子,通常是气相反应生成积炭和液态烃燃料高温分解产生的那些粒子结焦或煤胞。 1、积炭的生成 第一阶段是最复杂的所谓核化过程,即发生气相脱氢反应并产生凝聚相固体碳 第二阶段是在这些核表面上发生一些非均质反应 最后阶段是一种较为缓慢的聚团或凝聚过程。 燃料的分子结构是影响积炭的主导因素 积炭的生成与火焰的结构有关 提高氧气量可以防止积炭生成 压力越低则积炭的生成趋势越小 一、碳粒子的生成 碳的生成按下列顺序: 碳氢化合物燃料与足量的氧化合,能够防止积炭生成 三氧化硫、气态氢、镍和碱土金属盐都能抑制碳的生成,可在工业汽油中加入钡盐作为积炭的一种抑制剂。 石油焦和煤胞的生成 燃料油滴在被充分氧化之前,与炽热壁面接触,发生液相裂化和高温分解,出现结焦 多组分重残油的燃烧后期会生成煤胞,难以燃烧。 焦粒生成反应的顺序:烷烃 烯烃 带支链芳烃 凝聚环系 沥青 半固体沥青 沥青焦 焦炭 二、燃煤烟尘的形成 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 黑烟主要是未燃尽的炭粒,飞灰则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是灰分的一部分。 灰分中含有Hg、As、Pb、Cu、Zn等污染元素. 有机污染物,指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结果。比较活泼的碳氢化合物可能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直接原因。 CO是燃料不完全燃烧造成的,在火焰温度下有足够的氧存在并且停留时间足够长,它的浓度达到非常低的水平,转化为二氧化碳。 燃料中汞的排放受到关注,挥发性强,肾、神经系统受到损害。 三、有机污染物、一氧化碳和汞形成 Hg对人的肾和神经系统有危害 煤碳燃烧是Hg的一大来源 煤中Hg的析出率与燃烧条件有关 燃烧温度90oC时,析出率90% 还原性气氛的析出率低于氧化性气氛 Hg排放控制是燃煤污染控制的新课题之一 作业题: 2-1,2-5,2-6,2-9 补充作业题 1.某锅炉燃煤量100t/h,煤含硫量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20%,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80%,则排入大气中的SO2的量为多少? 2.某除尘系统(一个含尘气体进口,一个净化气体出口和收集粉尘口),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气量Q0为12000m3,含尘浓度C0为2200mg/m3,每小时收下的粉尘量G2为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统漏气影响,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 总则》.pdf VIP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公式复习.pdf VIP
- AQ∕T 2063-2018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可复制版).pdf
- 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检可行性探究.pdf VIP
- CR4012022机器人CR认证可靠性等级认证实施细则.pdf
- 再生水管道阀门选型与管理.doc VIP
- 某公司办公区生活区消防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练习题-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一《集合》练习题3.doc VIP
- 智慧方案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pptx VIP
- IPC-TM-650测试方法手册CN2020最新(104个方法)扫描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