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中医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中医试卷

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医学》2001—2006级试题及标准答案 试题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 沈卫 老师 2001级《中医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词语解释 1、阴盛则阳病:胜,邪气胜。阴邪侵入,阴气亢盛时,由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必然会损耗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故称阴胜则阳病。(P17阴阳学说)!_01J 2、五行相克:克,克制、抑制、制约。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P23五行学说)!_01J 3、辨证:从整体观出发,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病因病机、病性、病位、正邪盛衰等情况,判断疾病属何种证。(P9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P94辨证)!_01J 4、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病人体质、疾病所处阶段不同,临床表现的证候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不相同。(P122防治原则与方法)!_01J 5、阴阳偏衰:衰,正气虚衰。阴精或阳气虚衰,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P1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_01J 6、气机:指气的开、降、出、入运动。(P32肝脏生理)_01J 7、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组织器官、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P52经络)_01J 8、急则治其标:在标病危急情况下,如不先治标病有可能危急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而采取的一种暂时急救措施。(P121治病求本)_01J 9、正治:又叫逆治。指在疾病性质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逆着疾病征象性质而治疗的方法。逆,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性质相反。(P121治病求本)_01J 10、气: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精微物质;二、是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P44精气血津液)_01J 11、针法:针法是应用各种特制的金属针具,针具,针刺人体有关腧穴,采用不同手法产生机械性刺激,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温经散寒等作用的疗法。(P274针灸方法)_01J 12、肾主纳气:纳,收纳、摄纳。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而行调节呼吸保持其深度的作用。(P36肾脏生理)_01J 13、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邪气的统称。(P60强调六种外感病邪)_01J 14、症:即症状,是病人自我感觉到的异常变化。(课堂概念)_01J 15、经穴: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有明确的固定位置和专有名称。(P242腧穴)_01J (评分标准:原则上每小题2分,批阅时可根据每题要点错误的多少扣除1-2分) 二、填空题 1、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是指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P7整体观念)_01J 2、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包括① 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阳阴的消长平衡,④阴阳的相互转化。(P16阴阳学说)_01J 3、五行之间的相侮次序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P23)_01J 4、五行病变的相互传变、可按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关系来说明,如肺病传肝称为 相乘 ;肝病传肾称为 子病及母。_01J 5、五脏的生理功能是 化生、贮藏精气血津液。(P27脏腑)_01J 6、肝主疏泄的功能(补正文字),能调畅全身气机,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五个面 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疏通水道(助脾运化包括消化与水液代谢功能)、调理冲任(或调节生殖机能,P32肝脏生理)_01J 7、脾脏的生理联属是开窍于 口, 其华在 唇。 (P32)_01J 8、气与血的关系包括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P50)_01J (注:此处的标准答案值得质疑)_01J 9、正常的脉象是 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P88)_01J 1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寒为阴邪,易损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寒性清澈。(P62)_01J 11、涩脉的脉象是 往来坚涩不畅,如轻刀刮竹。(P90)_01J 12、瘀血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_01J (注:此处标准答案也值得质疑)_01J 13、六味地黄丸是由 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组成。(P236)_01J 14、骨度折量定位中,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是 13 寸。(P246)_01J 15、神门穴的定位在 腕掌侧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P254)_01J 16、下关穴的定位在 耳前约一横指,闭口取穴,当颧弓与下颔切迹围成的凹陷处。 (P251)_01J 17、涌泉穴的定位在 足底(去趾)前中1/3正中交界处。 (P260)_01J (评

文档评论(0)

ying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