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哲学考试复习资料
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忠恕
所谓“忠”,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孔子倡导的道德原则之一。(5分)
2、小国寡民
这是老子设想的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国小、人少,兵器、舟车、文字等文明的产物全都派不上用场,人们永远定居在一个地方,彼此孤立,互不往来。这种社会具有空想的性质。(5分)
3、《太一生水》
它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大量竹书之一种,是早期道家的一篇佚文,其与通行本《老子》既有相近之处,也有不同之处。(5分)
4、谶纬
所谓“谶”,是一种神秘的宗教预言,有符命、符谶、图谶等多种名称。所谓“纬”,是指汉代的一些儒生援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神学理论对儒家经书所作的穿凿附会的发挥。谶与纬后来逐渐趋向合流,酿成一种社会思潮,合称为“谶纬”。(5分)
二、分析题: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每小题6分,共30分)
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是孔子的德治与礼治的主张,“道之以德”是指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齐之以礼”是指以礼仪规范为外在的调节手段。孔子认为,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真正赢得民心。(6分)
2、反者道之动。
这是老子所揭示的“道”运动的特征。这里的“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相反”和“反复”之间,老子更重视“反复”。(6分)
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是惠施提出的命题之一。意思是,太阳正当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它正当倾斜的时候;事物正当成长的时候,也就是它正走向死亡的时候。惠施否定了事物发展过程中质的相对稳定性。(6分)
4、越名教而任自然。
这是嵇康、阮籍等人的主张。他们对“名教”持批评态度,主张超越“名教”的约束,率性而行。从这个命题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6分)
5、太虚即气
这是张载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张载认为,“太虚”是气本来的存在状态,气凝聚时形成有形的万物,万物消散时则回归“太虚”。(6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析孔子“仁学”的特征。
(1)仁的情感性。(2.5分)(2)仁的普遍性。(2.5分)(3)仁的族群本位性。(2.5分)(4)仁的践行。(2.5分)
2、简析墨子的“三表法”。
(1)墨子在《墨子·非命上》提出,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一共有三个:“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5分)
(2)“三表法”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尽管这个系统相对忽视了理性的作用,可是作为一种方法,它在论证许多问题上还仍然具有说服力。(5分)
3、简析慧能的“顿悟成佛”论。
(1)所谓“顿悟成佛”,即是使清净本心在瞬间全体呈现而成就佛果。(5分)
(2)慧能的“顿悟成佛”论虽然清新活泼,简捷明快,但如果一味强调顿悟,在流传中也会产生诸如轻视修行之类的弊病,甚至变成一种狂禅。(5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1)“致良知”说是王守仁晚年学说的根本宗旨。(3分)
(2)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及其发用流行的统一,是以知觉表现的至善之性。(6分)
(3)从实然的角度看,良知有被私欲蒙蔽的可能。因此,“致良知”就成为良知本身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致,就是推致,就是将发于良知之是非好恶推致于事事物物之间。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以良知统摄人生、统摄事事物物的过程。(8分)
(4)王守仁的“致良知”说是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3分)
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本心(孟子)。
孟子将“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视为人的“本心”,它是一种天赋的善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5分)
2、虚壹而静。
所谓“虚”,是指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的知识,“壹”是指不因为对另一些事物有认识而妨碍专心地认识某一事物;“静”是指不让各种梦幻或空想来扰乱认识。荀子认为,做到“虚壹而静”,可以使人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5分)
3、《黄帝四经》。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帛书,这四篇就是史书所说的《黄帝四经》。它在哲学体系上基本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5分)
4、自性(佛教哲学)。
自性是梵语的意译,指一切事物各自具有的体性或体相。在佛教哲学中,自性一词含义非常广泛,它既指每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差别性,又指一切事物的真正性质,即觉悟者所现证的超言绝相的空性。(5分)
二、分析题: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每小题6分,共30分)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老子的主张。“一”、“二”、“三”是形容“道创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pdf
- 2025年初中信息技术初二水平会考真题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doc
- 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docx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doc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半期试卷西师版.pdf
- 2024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校园招聘163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再次申请表201412版.pdf
- 2025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