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症-中医推拿疗法.
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症-中医推拿疗法位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由某原因致峡部缺损或断裂称峡部不连、峡部裂、或椎弓崩裂。这峡部不连可发生在单侧,也可发生在双侧。若峡部不连发生在单侧,易造成椎体的扭转;如果峡部不连发生在双侧,则不连上部椎体向前滑移,就称之为脊椎滑脱症。病变以第四、第五腰椎最为常见。造成本病的主要因素是先天发育缺陷,即脊椎的胚胎发育骨化过程中发生障碍,形成了峡部的缺损。其次,是在椎弓峡部先天性发育缺陷的基础上,再由各种外伤,劳损等外因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从生物力学观点来看,第五腰椎承接上部脊椎的重力较大,容易产生积累性劳损,在此基础上,若遭受外伤也可使其峡部断裂。当弯腰时骶骨上面倾斜度加大,身体重心前移,峡部受力更大;当腰椎过伸时,第四腰椎下关节突可从上面直接加压于第五腰椎的峡部,使峡部受到相邻上、下两关节的钳夹而受损害(图162)。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30~45岁之间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腰痛是最为常见症状,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或在过度负重,受压,运动时才有疼痛出现。大多数局限在下腰部,亦有向臀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部分病人出现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少数严重患者有下肢肌力减弱、肌肉废用性萎缩,痛觉减退,甚至发生马尾神经压迫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单纯性峡部不连,或仅有轻度滑脱者,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只有明显滑脱者,在临床视诊可见下腰段生理弧度显著增大。在触诊检查时,病变棘突处指下有种特殊地“阶梯”状感觉,局部肌肉痉挛及运动受限。 X线检查是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症的重要手段,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摄片位置有腰椎正、侧位及左右双斜位片。 正位片:多不易显示,阳性率不高,此略。侧位片:可见椎弓有裂隙,此裂隙的宽度与滑脱的程度有关,移位越大则裂隙就显示越清晰,若在骶骨面画四等份的格子,上位椎体后缘向前移位达到1格为1度滑脱;达到第2格为2度滑脱。这也就是滑脱的四度分类法(图 163)。斜位片:为诊断峡部不连的最好位置,可全部显示其裂隙,正常椎弓附件投影象一“猎狗”形。狗头表示同侧横突、狗耳朵为上关节突、眼睛为椎弓根的纵切面、狗颈即为峡部,当峡部不连时,在狗颈(椎弓峡部)处,可见一带状的裂隙,通俗称狗脖子带“项链”(图164)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诊断和鉴别】 经X线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推拿治疗仅运用于单纯峡部不连,或1 度到2度滑脱无甚明显神经压迫征者。手法忌粗暴,忌腰部按压法、后伸法。 对滑脱严重,已伴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或马尾神经压迫征者,不可选用推拿疗法,应作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和营通络,缓痉止痛。 2.常用穴位及部位肾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委中等穴,及腰骶部。 3.常用手法滚法、掌根按揉法、指揉法、擦法、拿法,及屈髓曲膝腰骰关节前屈的被动运动。 4.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患者的一侧。在腰骶段的两侧骰棘肌处施以滚法,或掌根按揉法,手法压力不宜大,要以柔克刚,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约8分钟。 继以上体位施双指按揉于肾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诸穴各1分钟。有臀及股后放散痛者,再加臀及股后部推拿。若伴有坐骨神经痛者,可参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部分进行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继以上体位,在腰能施以擦法,以热为度。指揉委中30~50次。患者取仰卧位,骶部垫枕,医生立于患者的足侧。医生用双手扶住患者双膝,作最大幅度的屈髋曲膝运动,使整个骨盆向后倾斜,以改善滑脱的程度(图165)。亦可在此体位基础上作左右摇摆晃动,以松弛腰骶部深层肌肉、韧带,再作最大幅度的屈髓曲膝运动。此二法可交替运用各5~10次。 最后以拿委中,抖下肢结束治疗。 【自我保健】 1.仰卧起坐法患者取仰卧位,而后缓缓坐起。这原是锻炼腹肌的方法之一。此处取其起坐后,人为地使腰椎向后移位。2.抱膝滚动法(图166)患者取仰卧位,以双手紧抱双膝,沿脊柱纵轴作前后滚动。开始自己不能单独完成时可请他人帮助力争完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注意事项】 1.减少腰部负重。 2.加强自我保健,并可辅以腰围固定。 3.症状较重,滑脱明显,有神经压迫症者,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手术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