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解铜箔—近十年来IT业的飞速发展,电解铜箔市场迅速扩大,2001年全球需求达20万吨,中国约占12% 资料来源:CRU Copper studies 2001 全球电解铜箔市场10年的增长情况 万吨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年份 12% 全球市场 中国 2001年中国销售量达2.5万吨 保守估计,2005年我国电解铜箔的需求量在3.1万吨以上,国内14家厂目前的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国电解铜箔市场稳步增长,年均进口1万吨左右 1997 1999 2000 2001 年均递增率=9% 1.8 2.16 2.28 2.54 单位: 万吨 2.4 1998 国外进口数量 招远 金宝 辽宁本溪 铜陵 上海金宝 1500 5000 2001年国内主要厂商销量统计 资料来源:北京远创铜箔设备公司及专家访谈 3500 苏州福田 其他 1000 1000 4000 单位: 吨 2005 3.1 目前国内生产以35?m为主,18?m以下的高档产品大部分需要进口,未来中高档铜箔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 资料来源:中国铜发展中心及专家访谈 进口40% 35 ?m 中国电解铜箔市场的产品结构 18 ?m 12 ?m 国产60% 70 ?m 2001 2.54 2005 3.1 18?m以下高档产品 18?m以上中低挡产品 40% 60% 未来中国市场的产品结构 单位: 万吨 单位: 万吨 受市场良好前景的吸引,投资电解铜箔的国内外商家会继续增多,竞争将不断加剧 国内电解铜箔的专家清华大学王教授:国内真正有竞争力的厂商产量必须达到5000吨以上,投入在3.5个亿以上! 国外增产情况 国外投资计划 日本能源公司 广东清远 日本三井矿冶 中国大陆 国内增产情况 湖北铜陵 +1000T 苏州福田 +3000T 惠州联合 +800T 日本能源公司 +15000T 日本三井公司 +14000T 福田金属集团 +6000T 国内投资计划 中金铜箔 1200T 辽宁本溪 2000T 大冶铜材厂 5000T 九江电子材料厂 2000T 西安向阳航天公司 1300T 甘肃白银公司 2000T…… 未来竞争加剧! 导读:竞争对手概述 铜加工行业需求分析 铜加工行业供给分析 铜加工行业进出口分析 WTO对铜加工行业的影响 铜加工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对手概述 相关行业及主要铜材产品分析 中国· 海亮集团 概述 成立于1989年,位于浙江诸暨,2001年总资产7.5亿,销售收入11亿,利润6900万,员工3200余人。2001年6月成立海量股份公司,注册资本1亿6百万,可能在2004年上市。 铜棒产能2.5万吨,去年产量1.9万;今后不增加投入, 铜管现产能9万吨,7万直(去年考虑到空调管季节性强,又投入5000万增加了三条直管线,现共有11条直管线,直管一次送检合格率大于90%),2万盘(还有1万产能明年就好)。 另外还做一些铜接头,覆塑铜管(中国市场还不大),模具制造。今年6月低压铜杆将开始生产,产能3.5万吨; 上市融资后还要再上板带生产线,做高标准的铜带、铜箔,替代进口产品。” 现行战略 专业化生产、成本领先,质量、服务取胜;争取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早日上市 未来目标 2002年铜管6.6万吨,铜棒2万吨,总产量10万吨 2005年产量20万吨 2005年成为铜加工行业领导者 发展趋势 企业有很强生存、盈利能力,今后追求新增长点,需要大量人才,地理位置的缺陷对其是个制约,如能解决好人才问题并在资本市场成功融资则发展态势很好 能力 优势: 机制好,无历史包袱 领导者素质较高、善用人 企业社会形象好 财务状况佳 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较大 劣势: 地理位置处于浙江较偏僻地区 一线员工学历不高,以初中生为主,仅30%高中以上 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 公司知名度在大部分地区不如洛铜 上海金泰铜业有限公司 概述 1999年成立,前身是上海铜带厂。1988年引进锡磷青铜生产线,当时产量占国内50%;1992年引进一条黄铜生产线(95年达产,还未做折旧),预留二、三期工程达到5万吨能力(资金来源有问题,可能性不大)。熔铸车间产能较大,有5台炉,现开了三台。产能已超过设计能力,新线设计1.28万,现做到1.9万吨。 2000年产量2.3万吨,销售额4.1亿元,01年2.9万吨,销售额是4.3亿元,利润300多万。其中引线框架产量近1000吨(供康强800吨), H65带1.5万吨,出口4000吨(2000年8000吨)来料加工占70%。 产品分布紫铜带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