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治理海外逃税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治理海外逃税篇
为了让海外逃税大户现行,加拿大联邦政府规定,从2015年开始,任何1万元或以上的国际电子资金转帐所在金融机构必须向税务局报告。对于很多游离在加拿大税务体系之外的人来说,这次,或许真的是“该来的躲不过”。
海外逃税,加拿大政府怎么破
说到海外逃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些利用巴拿马、巴巴多斯、塞浦路斯等被称为“税务天堂”的国家进行资金转移的“大鳄”们,不过,看看加拿大联邦政府2013年公布的海外逃税定罪名单就会发现,犯事的既有“高冷”的,也有“小虾米”,只要属于违法行径,政府都是照打不误。
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间,加拿大联邦政府以海外逃税之名对44人进行了定罪。因牵涉个人隐私,政府曾一度拒绝公开细节,最后在资讯自由法的压力之下,税务局最后公布了其中25人的姓名,其中便有2名华裔。
和印象中那些呼风唤雨的大鳄们相比,这2名华裔的定罪理由看上去实在有些“微不足道”。一名是来自于BC省的前税务局审计员马凯明(Mathew?Kai?Ming?Ma,译音),他的罪名包括:没有未上报自己在美国华盛顿州出租公寓的57,958元租金收入,申报抚养双亲以减税但事实上双亲却住在香港。此外,另一名经营从中国进口服装生意的陈姓华裔(Robert?Chen)在2008年报税的时候少报了496,530元收入,结果被税局重罚10.7万元,并被判15个月有条件刑期。
税务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而对于一个以移民立身的国度,鉴于民众与原居住地的密切关系,对于海外资产、海外收入的申报及由此引发的海外逃税行为的关注,一直是加拿大税务部门的重中之重。
从2006年开始,加拿大税务局就在追讨欠税的路上一路狂奔。一方面,鼓励民众透过“自愿披露计划”(Voluntary?Disclosure?Program)自主补交遗漏的税金与利息,以避免遭起诉或面临重罚。而另一方面,对于刻意隐瞒海外资产及收益的行为,则有相当严厉的惩罚条款,最高甚至将被课以被查实资产的5%作为罚款。
近一两年,联邦政府预算吃紧,严打海外逃税更是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大招。2013年,联邦政府隆重推出“阻止国际逃税计划”(Stop?International?Tax?Evasion?Program),宣布将在今后六年内拨款3千万加元用于追查海外逃税,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财政部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甚至直白表示,若这些措施能成功推行,预计将在未来两年为本国库房带来数亿进帐。
这一计划赋予加拿大税务局在追查本国国民海外资产方面更大的灵活性和权利,具体手段包括:对于未能申报海外资产收益或者未填写海外收入确认表(Form?T1135)者,将延长最近三年税务稽查年限至最近六年;对表格的填写内容进行大范围的添加,例如此前只是要求申报者笼统的提供收入金额,及资产所在的大概区域,现在添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名称、具体国家及具体资产所产生的利息、租金、股息及资本增值等详细数据。
而最厉害的一招,在于学习美国的报料热线制度,设立离岸税务线人计划(Offshore?Tax?Informant?Program,OTIP)热线,对于举报隐瞒海外资产税务的,追缴税款达10万元以上,线人将获得税金的5%至15%作为奖励。
一般而言,真正有料的总有点“亲亲相隐”,但令人惊异的是,今年1月15日,该热线正式启用后,截至5月31日已有逾800人报料,251人为真正线人,当中有100人需要进一步填表确认身分和提供更详细资料。人数之多,令税务部门自己也感到些许惊讶。
另外一项在我本人看来比有奖举报更有效的方法,是政府要求所有金融机构于2015年起将1万元以上的国际电子转帐向税务局报告。目前,加拿大的金融机构只出于反恐与反洗钱的需要,将可疑大额转帐交易报告给联邦金融交易分析报告中心(FINTRAC),新的措施一旦落实,税务局将拥有所有资金往来数据,追踪、分析之后,很容易分析出每个人的税务特征。
况且,加国目前与全世界各国共签署92项税务协定,另有17项税务资讯分享协定,尚有7项税务协仍在酝酿中,这些协定除了能防止双重课税,也是追查海外逃漏税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说,要么不查,一查的话,有的是办法。
对于一直以来严格按规定纳税的纳税人而言,身正不怕影斜,无非是多填写些表格,多提交些数据,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或许这次才真正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这其中,又以拥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却不在加拿大居住,但又在原籍国或其他地方拥有资产或企业的“太空飞人”,心情最为复杂。
据统计,仅在香港就有30万加拿大公民,至于在中国大陆居住的持加拿大国籍及枫叶卡者,虽然没有明确的人数统计,但总额绝对不少。买房买车需要从国内转钱,在这边经商做生意需要从国内转钱,甚至很多太太们全职管孩子,日常支出也全靠从中国的银行账户转入,如果从来不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