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 首都图书馆.doc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 首都图书馆.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 首都图书馆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 首都图书馆”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美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基本美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美学理论的理解能力,提高美学、文艺学的水平和学生的审美素质。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美学概论》,主编董学文,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六章,包括美论、美感论、美的形态论、艺术美论、审美论、美育论等。一个学期内授完,3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教材《美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列出各章教学重点和参考书目。教学大纲是本课程教学和考试的指导和依据。    《美学概论》 导 论 主要内容: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18世纪中叶由鲍姆嘉通建立的。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要立足于”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全面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态、艺术美、审美鉴赏和审美教育等问题。美学研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借鉴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发生学和解释学等学科的方法,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要面向人类日益丰富的审美实践,拓展美学的学科领域。 重点:1.美学研究的对象。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参考书目:鲍桑葵《美学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全书序论” 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论文集中《美学的对象、范围和任务》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 第一章 美 论 一 美的探索 主要内容:从古希腊和罗马早期,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以及古典美学这三个阶段了解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探讨。这些探讨可以归结为三种模式:美在于自然属性,美在于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美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三种模式对于发现”美的本质”都有着重大的理论贡献。 重点:讨论美的三种模式。 二 美的本质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美学”劳动创造了美”和”自然人化”的思想,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科学地解答了”美是什么”和”美从哪里来”的问题。人类的历史性劳动实践为美的提供了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从而真正使美以及对美的欣赏成为了可能。 重点:1.劳动创造了美。 2.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 三 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范畴 主要内容:人同世界的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精神关系又可以分为审美关系、认识关 系和功利关系。只有在审美关系中才能真正理解美的本质。审美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体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审美关系的特性。 重点:审美关系。 参考书目: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第二章 美 感 论 一 美感的历史生成 主要内容:美感的广义和狭义。历史上对美感的探讨往往偏执于主观心理功能或机械唯物主义。美感的生成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形成了既有共同性,又有时代性、民族性和个体性的特征。 重点:美感的形成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二 美感心理结构和美感的特征 主要内容:具体的美感活动,是在人的认识机制和意志机制的协同作用下,其情感机制行使感受功能、进行审美判断的活动。美感产生时的心理结构,表层表现为审美对象作用于主体审美感官,深层表现为主体的审美意识系统在审美对象上的外化。审美心理有着既矛盾又统一的特殊性,美感的特征因之而表现为直觉性、愉悦性和超越性。 重点:1.情感在美感活动中的中介作用。    2.美感产生时的心理结构。    3.美感的特征。 三 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要素 主要内容:美感的生理基础主要是人的感觉系统和人脑。美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以及理解等诸心理要素的相互渗透、层层深入的综合运动。审美感受诸种心理要素的组合方式,因审美主体个性和审美客体的种类、形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重点:1.审美感知。 2.审美想象。 参考书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桑塔耶纳《美感》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 一 美的存在形态 主要内容:美的形态可以分为美的存在形态和美的表现形态。美的存在形态,是从审美客体存在领域的角度对美的分类,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美的各种存在形态的产生、分类和特征。 重点: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