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声现象》1-4达标练习精选mo2014.10.5.docVIP

第二单元《声现象》1-4达标练习精选mo2014.10.5.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声现象》1-4达标练习精选mo2014.10.5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1-4达标练习精选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前预习】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传声的介质可以是 、 、还可以是 , 不能传声。 3.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用 来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 ,声速的大小与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150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发生 。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 【随堂练习】 1.老师把敲响的音叉插入水槽中,看见水花四溅.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 2.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正在发声的小铃铛,当用手把它握紧时,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 。 3. 声音是振动,声音要靠介质传 播,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从而产生听觉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 】8.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以及时听到敌人的马蹄声.对此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上,土地振动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土地传声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中 【达标练习】 【 】9.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马上就听不到铃声了,是因为: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太用力了 C.手使铃停止了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0.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 C.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来源:学*科*网]【 】11.如图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则声音的传播可能是由: A.气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液体→固体→气体[来源:Zxxk.Com][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17. 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 B.平时听到别人的谈话声 C.吃饼干时听到的咀嚼声 D.鱼在水中听到岸上的说话声 【 】18.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 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米 B.小于34米 C.小于17米 D.大于34米 19.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饮料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8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几种物质的声速(m/s)[来源:学科网]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铅(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你获得的信息:(1) ; (2) ; (3).0.1 1. 振动 2. 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 声波 介质 空气振动 空气 鼓膜 听小骨 大脑 (1)(2)(3)20Hz的声叫做 ,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 。 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 。物理学中用 来描述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响度除与 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 3.音色: 音色又叫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不 同。音色由发声体的 决定。 【随堂练习 1.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