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机推广创新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农机推广创新的思考于农机推广创新的思考

关于农机推广创新的思考 促进农机推广发展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可以考虑从三个层面入手: 一、法规政策层面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若干法规和政策,对农机化技术推广提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农机推广创新应当从这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依法促进推广机制创新。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推广法经过近20年实施后重新修正颁布,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科教兴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的推广法明确了各层级国家农机推广机构的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了乡级国家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规范了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上岗资格。各级推广机构要紧紧抓住农业技术推广法修订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一衔接两覆盖”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自身建设,完善推广体系。农机推广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机制创新不能偏离依靠政策引导、行政推动的主渠道。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履行公益性职能的要求,依法完善推广机构的设置,明确职责任务,理顺管理体制,指导推广机构履行好公共化、社会化服务职能。要着眼于做好公益性工作,通过全面落实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广大农民使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为实现农机推广的既定目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按照“一主多元”的思路积极探索农机推广运作新模式。农机合作社是推广的潜在力量,在社会化服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合作社技术能手多,资金相对集中,作业任务大,对新技术新装备需求迫切。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整合,合理调剂农机具的有偿使用,容易实现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各地应当尝试依托合作社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创建农机推广新机制。 二、技术层面 各级推广机构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推广组织协调工作,更要注重提升和依靠自身的技术素质,追求推广的技术创新。更多地运用技术手段开展推广工作,弥补依靠行政推动方法开展推广的不足。首先从技术开发工作做起。近年来,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得到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越来越多的关注。课题研究和成果评价越来越看重推广应用的效果,科研资源向推广倾斜的趋势明显。目前,部总站和部分省站参与了一些重点科研开发课题研究。实践证明,这样做既有利于提升推广工作的技术含量又锻炼推广技术队伍,也为科研成果的大面积应用做前期准备,一举数得。最近,农业部有关部门联合启动了国家机械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构建以技术创新协作组、中试转化中心、区域推广中心三个层次为结构的机械化农业技术创新平台,为产学研推进一步结合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公益性农机推广机构有效履行职能提供了广阔天地。农机推广机构要主动认识和顺应新形势,积极参与行业科技和成果转化类的科研项目,提前学习、提前介入,增加农机推广的超前储备和技术含量。各级推广站,特别是基层推广站应当贴近农民,调查用户需求,为推广和科研衔接提供支持。多年的经验表明,任何科技成果都必须得到农民的认可和应用,才能最终得以大面积推广,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民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要让农业科研和推广两只队伍有机结合,就需要按照农民的技术需求,农业生产第一线情况,有效的整合利用科技资源,打破部门学科和单位的界限,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农业科研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农业机械是农艺技术的载体,先进的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应用,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融合,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如果脱离了相关的农艺技术,那么再先进的农机技术也不能发挥其正常的效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耕作制度及农艺之间都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是农机推广技术创新的主攻目标。要珍惜和总结借鉴广大农机推广工作者来自田间地头丰富的一线经验,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方面的研究。可喜的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正在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不仅在领导层和农机部门有认识,农业领域更多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也有共识。水稻品种审定机构决定补充农机推广专家参加审定品种工作,非常必要。我们提倡农机农艺人员共同研究农机农艺融合问题。从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甘蔗等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入手,从作物品种、农艺模式、种植模式入手,研究探索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 三、方法层面 农机化技术推广如何创新方法,贴近生产一线,是长期以来摆在各级推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很多,如开现场会、办培训班、发技术宣传资料、明白纸和手机短信等,但这些方法的效果都不够直观生动。如何让农民看的清楚,既有操作过程又有应用效果,示范推广是最佳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