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工业革命为例前提:当18世纪的瓦特对着他家的烧水炉而产生改良蒸汽机的灵感时,他并不会想到他的一个举动会对后世的人类文明产生多么大影响。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生产力大幅提升。在很多人的眼里,能与工业革命联系起来的,大概就是蒸汽机、电灯泡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奇妙发明了,然而它对我们的影响并非只是晚上不用蜡烛、出门不用骑马这么简单。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场横跨一整个世纪的伟大事件在涌现新发明的同时,也与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社会生活方式乃至哲学和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此后,以1870年为界,工业革命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而第二次革命则将人类社会推进了电气时代。先将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列于下:工业革命前:1712年 英国人汤姆斯·钮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33年 凯伊·约翰发明飞梭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68年 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机1769年 詹姆斯·瓦特改良钮可门的蒸汽机为“单动式蒸汽机”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发明抽水马桶1779年 克伦普敦发明走锤纺骡(骡机)1782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为“联动式蒸汽机”,1785年投入使用1785年 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1796年 塞尼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术1797年 亨利·莫兹莱发明螺丝切削机床1807年 富尔顿造出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轮船1812年 特列·维雪克发明科尔尼锅炉1814年 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15年 汉·戴维发明矿工灯1825年 斯蒂芬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44年 威廉·费阿柏 发明兰开夏锅炉第二次工业革命: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因其重要性列于此)1866年 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 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1866年 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1882年 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1896 古利埃尔莫·马可尼发明了一台不用导线就能发射和接收信息的机器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19世纪90年代 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 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12月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和风力,克服了人力兽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遇见性及难以控制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与过去时代的技术变革相比,工业革命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具有全面、深刻、规模大等特点。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纺织工业到动力工业,从采矿业到冶金业,从金属加工到工作母机的制造,从农业到交通运输业,没有一个部门不被卷入技术革命的洪流。在许多工业部门,机械化涉及生产的全过程。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的科学化,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工业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都明显改善。在1820—1980年的160年间,16个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总量增至60倍,人口增至4倍,人均产值增至13倍,而一个劳动力的平均年工时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0岁。在前工业社会,由于交通工具落后、旅行困难,世界各地区之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人员往来,文化和商品交流都不多。直到汽船发明以前,海上运输既费时又艰险,从欧洲到美洲需要航行约2个月。欧洲与美、亚、非各地区的贸易仅为少数冒险商人操纵,外来商品数量和品种都很少,价格非常昂贵。欧洲航海家、商人和传教士所涉足的地区仅限于沿海商站和河口,亚、非、美各大洲的腹地对欧洲人来说,还罕为人知,至于大洋洲,直到17世纪才被欧洲人发现。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自从1819年美国汽船“萨凡纳”号横渡大西洋抵达利物浦和彼得堡后,从欧洲国家到美洲的航行时间从约2个月缩短到19世纪中的10—15天。欧洲国家之间,欧洲和其他各大洲之

文档评论(0)

xiayutian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