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_六合一统:__秦汉时期的疆域和政区解析.pptVIP

第二章___六合一统:__秦汉时期的疆域和政区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___六合一统:__秦汉时期的疆域和政区解析

7、河东:昭襄王21年(286BC)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相当于今山西省西南部地。 8、东郡:秦始皇5年(242BC)置,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相当于今河南东北部与山东交界一带。 9、砀郡:秦始皇22年(225BC)置,治所在砀县(今江苏砀山县南),略相当于今河南东部,兼涉山东南部及江苏、安徽西北一隅地。 以上三郡为故魏地。 10、三川郡:秦庄襄王(249BC)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相当于今河南西部伊、洛一带。 11、颖川:秦始皇17年(230BC),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相当于今河南中部许昌附近一带。 以上二郡为韩故地。 12、邯郸:秦始皇19年(228BC)置,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市),相当于今河北南部,兼山东北部一隅。 13、钜鹿:秦始皇23年(224BC)置,治所在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略相当于今河北东南部,兼山东北部一隅。 14、太原:秦庄襄王3年(247BC)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相当于今山西中部。 15、上党:故韩置,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相当于今山西东南部一带。 16、雁门:故赵置,治所在善元(山西右玉东南),相当于今山西北部大同一带。 17、代郡:故代国,治所在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相当于今河北、山西北部交界一带。 18、云中:故赵置,治所在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略相当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以南一带。 以上7郡为故赵地。 山东诸郡: 19、广阳:秦始皇23年(224BC)置,治所在蓟(今北京城西南),相当于今河北中部永定河、大清河间地。 20、上谷:故燕置,治所在沮阳(河北怀来县东南),相当于今河北西北部长城内外,兼涉内蒙南部一隅地。 21、渔阳:故燕置,治所在渔阳(河北密云西南),略相当于今河北北部一带。 22、右北平:故燕置,治所在元终(今河北蓟县),略相当于今河北东部及辽宁西南部。 23、辽西:故燕置,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南),相当于今辽宁大凌河以西及河北北部滦河下游地。 24辽东:故燕置,治所在襄平(今辽阳市),相当于今辽宁大凌河以东,辽东半岛及朝鲜西北部地。 以上6郡为故燕地。 25、齐郡:秦始皇26年(221BC)置,治所在临淄(今县北),相当于今山东北部一带。 26、琅邪:秦始皇26年(221BC)置,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诸城东南),相当于今山东东部胶州湾一带。 以上2郡为故齐地。 27、南郡:秦昭襄王29年(286BC)置,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相当于今湖北省地。 28、长沙:秦始皇25年(222BC)置,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相当于今河南大部、江西西北部、广东及广西一隅。 29、楚郡:秦始皇24年(223BC)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相当于今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 30、黔中:故楚置,治所在临沅(今湖南常德市),略相当于今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及贵州东北部。 31、南阳:秦昭襄王23年(280BC)置,治所在宛城(河南南阳),相当于今河南西南部、湖北北部一带。 32、泗水:秦始皇24年(223BC)置,治所在沛(今县东),相当于今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地。 33、东海郡:秦始皇24年(223BC)置,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 34、九江:秦始皇24年(223BC)置,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略相当于今安徽中部及江西大部。 35、薛郡:秦始皇24年(223BC)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相当于今山东西南部济宁一带。 36、会稽:秦始皇25年(222BC)置,治所在吴县(今苏州吴县),相当于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及安徽南部。 以上诸郡在故楚地。 淮汉以南诸郡: 当时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郡的辖区与自然地理区域颇为吻合,这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每个秦郡大体是按照一个地理单元来划分的,例如首都所在的内史,占据了当时最为富庶的关中盆地,南阳郡的辖区也相当于南阳盆地; 其次,如果自然区域的范围面积比较大,就分为两郡,如云中郡与九原郡共同管辖河套冲击平原,巴郡和蜀郡一起统辖四川盆地,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 再次,每郡大多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与山地,北地、上郡、上党、太原、河东、代郡、雁门郡等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郡县官制 郡:秦始皇统一,郡称守,另外还置有尉、监御史。 守——管理行政事务(也就是常说的民官) 尉——管理军事事务(管军事) 监御史——管监察(刑法) 县:1万户以上称令,1万户以下称长,县官称谓统一。 ——令、长 ——丞相——郡守——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