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docVIP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和“兴趣驱动’’的考核方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驱动 问题驱动 兴趣驱动 自主性学习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突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是: 第一,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一部分常用计算机上网和玩游戏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觉得没必要学习专业课程或者学习不够投入;而—部分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他们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此外,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学生,他们刚从中学升人大学,习惯了中学的灌输式教育,对大学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 第二,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相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系统讲授,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 为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首先对教学体系进行拓展,增开设了实用性、专业性更强,具有较宽应用领域的第二层次课程,包括“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简单数据库及AcceSS 2000”、“网页制作与FrontPage2000”和“数学建模和MATLAB应用”4门子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或就业意向自主选修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体系,而不采用配套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很难适应该课程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学时少的特点,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选用经典教材,对课程中各部分内容逐一详细讲解,甚至每个功能及操作都逐条命令地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基础差的学生或习惯中学教学方法的学生,能使他们学会单一软件的使用,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太罗嗦、吃不饱,甚至因此丧失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之间的矛盾,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将本课程的计算机导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都是本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为了培养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学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讲授有关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同时,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坚持广度为主的原则,使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知识有一个入门性的了解,突出计算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汁算机的陌生感。 为此,我们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各种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确保教学效果。 我们始终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避免照本宣科,对书上已有的、学生自学即能掌握的知识尽量少讲,布置学生自学完成;而对书上没有的、又非常实用的知识或技巧则通过实例演示说明。 2.1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当讲授新的知识时,大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生动形象的案例中融合了多个概念和知识点,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并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求知欲。探索和遵循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压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下面是在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一些具体实践过程。 (1)“汉字处理及Word”教学 Word 2000是一个最常用、也似乎是最简单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如目录的制作、样式和模板的制作及使用等操作,“分页符”和“分节符”的使用等。甚至“回车符”也有很多人不能正确使用,而导致操作时费时 费力、事倍功半。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用一篇学生的毕业论文为例,如图1所示。 在此论文中,为了能使“摘要”后的“目录”另起一页,学生使用了多个“回车符”,这是很多人都易犯的错误。针对此间题,我们强调“回车符”是产生段落的“

文档评论(0)

lisu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