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自考近代史第一章2014年自考近代史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 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社会结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1、康乾盛世: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2、乾隆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产业革命最终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1)资本的扩张本性是殖民侵略的内在动力
(2)地理大发现为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创造了前提
列强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列强的侵略
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 文化渗透
军事侵略
时间 侵略
战争 条约 条约内容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它 1840 -1842 鸦片战争 (英) 南京条约 香港岛(英) 2100 万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1856 -1860 第二次 鸦片战争(英法) 北京条约 九龙半岛(英) 1600 万两银 天津 承认天津条约
继续有效 1894 -1895 甲午战争(日) 马关条约 台湾、辽东(日) 2亿两银 苏、杭、沙、渝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1900 -1901 八国联军
侵华 辛丑条约 4.5亿 两银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2、操纵中国外交:《辛丑条约》规定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3、享有领事裁判权:《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规定
4、把持中国海关: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
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
6、扶植、收买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等
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通商
《天津条约》:牛、淡、汉、南等十口通商
《北京条约》:天津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对华倾销商品:中国对外贸易由长期出超转为大量入超
4、对华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马关条约》后大规模进行
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1)垄断中国近代工业;
(2)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
(3)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列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
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破坏中国的农业经济。
文化渗透
1、宗教渗透和侵略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
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
3、宣扬种族优劣论
1895年威廉二世请人创作了一幅油画《黄祸图》赠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画面上象征“黄祸”的佛祖(指日本)骑着一条巨大的火龙(指中国)正向欧洲逼近。日耳曼民族天使告诫欧洲各国保护神:“黄祸”已经降临!威廉二世还在画上题词:“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是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专制势力是列强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4、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力量弱小;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旧的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大部分依地租生活,一部分投资工商业成为资本家。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深受三座大山压迫,有一定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同时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两面特征。
4、中国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1)产生:最早产生于外企,其次是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首先,工人阶级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
其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
第三,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1、两对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
(2)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