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留给后人的遗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兰明珠留给后人的遗产

纳兰明珠留给后人的遗产———《明珠墓志铭》史实评述赵惠霖摘要: 以《康熙起居注》为据, 对《明珠墓志铭》所涉史实加以印证。认为纳兰明珠虽有劣迹, 但仍是一个聪明睿智, 开明进步, 具有一定政治远见的政治家。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汉民族传统文化辅佐康熙帝缓和满汉民族矛盾, 开拓满汉融和之路, 使后人永久受益。他的双重性格使他的劣迹遮掩了他的业绩, 也伤害了纳兰性德的心理。关键词: 明珠;墓志铭;史实;评述作为纳兰性德成长环境的重要方面, 对其父纳兰明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关于纳兰明珠, 刘德鸿先生有较深入的研究, 在《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一书中有详尽的叙述。对《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 陈桂英先生在《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明珠墓志铭)考述》一文中也有明确的评述。本文仅以《康熙起居注》为据, 对《明珠墓志铭》所涉史实加以印证, 并评述明珠其人, 推及对纳兰性德的影响。《明珠墓志铭》所涉主要史实:一、议撤“三藩”关于“撤藩之议”虽为重大事件,《康熙起居注》却未做详细记载。在《清史稿》主要当事人列传中记载较详。康熙初, 南疆大定, 留重兵镇守: 吴三桂云南, 尚可喜广东, 耿精忠福建,并分别封为平西伯、平南王和靖南王, 即所谓“三藩”。各自拥兵割据。“十余年渐拔扈, 三桂尤骄纵”。尚可喜忧虑其子酗酒嗜杀被朝庭怪罪, 于康熙十二年疏请撤藩, 归老海城, 由其长子尚之信袭其王爵, 留驻广东。吴三桂、耿精忠见势心虚, 康熙十三年也奏请撤藩, 试探朝庭。康熙帝命廷臣议。以图海、索额图为首众大臣皆主勿撤, 唯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议三藩并撤。康熙帝则称“三桂等蓄谋久, 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 不撤亦反, 不若先发, ”做出三藩并撤决断。随之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举兵反叛, 而耿精忠、尚之信继之。这时索额图则借机发难, 要求皇上追究力主撤藩的明珠等朝臣, 并诛杀之。由此看来, 对于撤藩, 虽只是“赞其议”, 却不能不说需有过人的胆识和政治远见。明珠不仅给康熙帝以有力支持, 而且还参与了平定三藩的指挥。所以《墓志铭》撰文者以历史上唐元和年间, 唐宪宗李纯取武力平藩政策, 得到宰相裴度支持并自请出师取得胜利之事相提并论, 并借韩愈《平淮西碑》中记述皇帝所言:“况一二臣同, 不为无助”。彰显明珠赞议的作用和意义。力主撤藩成为明珠仕途中的最大功绩和仕途升迁的重大转折点。二、议“万正色、吴兴祚报军政失实”康熙十九年, 万正色、吴兴祚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将军拉哈达、提督杨捷等合力进剿占据金门、厦门、海澄等地的郑锦 (郑成功子)所部反清势力。万正色先克海坛, 郑锦部将朱天贵逃遁。吴兴祚自泉州会宁海将军拉哈达, 总兵王英等赴同安,攻克汭洲、浔尾诸隘。随后万正色、吴兴祚又与总督姚启圣、提督扬捷等会师攻克厦门。朱天贵降, 郑锦退守台湾。康熙二十年二月初“福建提督万正色疏称大破贼巢, 恢复海坛, 并击败贼众, 恢复梅州等处; 巡抚吴兴祚疏称击破海贼恢复厦门、金门, 夺取平洲二案。兵部议覆, 前本部侍郎温岱差往闽省,总督姚启圣于众官会集时, 跪陈恢复海坛及厦门、金门等处,万正色与伪总督朱天贵相通, 彼时贼已遁去, 所得空地, 并非对敌杀败恢复等语, 此系妄报军功, 未便即行议叙, 俟万正色等明白回奏之日再议事”。康熙帝问“:尔等云何?”明珠回答: “万正色、吴兴祚初时即欲恢复厦门、金门, 姚启圣等犹谓未可。今厦门等处皆正色等奋力克取, 臣等之意, 应严饬该部,敕下另议”。大学士李霨、杜立德禀奏:“此事关系封疆大臣,若有功者反令回奏, 非所以鼓舞将士, 理应严饬该部。”康熙帝曰:“然。既已拓取疆域, 若止令另议, 恐立功者皆为灰心……”左都御史疏劾姚启圣妒功, 皇上命姚启圣覆奏, 姚启圣说“(朱)天贵言之, 臣始知之”。康熙帝仍命议叙, 予万正色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 予吴兴祚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骑都尉兼云骑尉)。《(康熙起居注》659 页)这里,《墓志铭》所引明珠语有出入。但明珠意大体如此。仍表明明珠注重事之大体的政治远见。三、议施琅议剿台湾康熙二十年(1681 年)郑锦死, 其子郑克爽袭延平王, 年幼 (时年 12 岁), 部将刘国轩、冯锡范主事。先是总督姚启圣与将军拉哈达启奏“郑锦已死, 其下互相猜忌, 宜乘此机会……剪除根株”。康熙帝言“着该将军、总督、巡抚、提督等同心速乘机会, 灭此海寇。”《(康熙起居注》709 页)。接着, 同年八月施琅再陈进取台湾之意。康熙帝以臣荐换施琅为水师提督, 加太子少保, 并谕“相机进取, 以副朕意”。《(康熙起居注》746 页)第三次,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施琅与姚启圣意见不合, 题请“独自进取台湾, 不令总督进去。”姚启圣则疏称“宁可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