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樱花盛开的地方——日本的安全与环保见闻.docVIP

在樱花盛开的地方——日本的安全与环保见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樱花盛开的地方——日本的安全与环保见闻.doc

在樱花盛开的地方——日本的安全与环保见闻 学会安全走路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在一个文化圈里。但是,如果不亲自在日本体验一下,总觉得中国与之差不到哪里去。实际上,日本人的衣食住行都与我们有差异,就说走路,只有到日本走一走,才能体会走路有什么不同。 初到日本,首先遇到的就是左侧通行问题,这与我国的右侧行驶正好相反。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走个路吗,走路谁不会?结果却不是那么简单。 日本的马路大多只是用白线区分车行道、人行道和自转车道(日本称自行车为自转车),这样在路上行走,时刻不能越线(不像我国人行道要高出车行道一截)。刚去日本走在马路上总感觉那飞驶而过的车会撞上自己,尤其是身后一串儿自行车铃声,就不知该往哪边躲好,经常发生与对面行人和自行车迎面相撞的尴尬事儿。 日本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可以随着人流行走,但有些路口是多交叉路口,各种灯光眼花缭乱,仅凭感觉走就不行,要仔细观察,千万不能闯红灯。遇到没有自动红绿灯指示的小路口,一般在路边都有一个人工控制开关,因地形而设(或树上,或墙上,或电线杆上)。要想过马路,一按开关,对面的绿灯亮了,就可以安全过马路。笔者第一次去日本,不知有这个装置,在路边傻傻地站着等,也不见车流有断线的时候,后来还是看到当地人仅举手之劳,马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就停下了。 在没有人工控制装置的小路口,按国内的习惯,都是人让车,见有车来了,人要赶紧站住,让车先过去。可在日本这种礼让往往让司机大为恼火。因为,司机见你要过马路,就将车停下,而我们见有车来,就赶紧止步,司机见你站住,又要启动车,反复几次,就要遭到司机的白眼。日本一般都是车让人,司机见到有人要过路,就会马上将车停下来,这是日本的习惯,也是他们平时养成的良好素质。日本的司机有良好职业道德,平民百姓也有较高素质和良好的习惯,有自动红绿灯装置的路口,就是没有车辆行驶,也没有人闯红灯。 港口印象 进入日本港口,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霓虹闪烁的各种标识牌,而是港口吊车上的“安全第一”。“依法戴安全帽”,“依法着装”,“依法停车”等这样的标语口号在港口作业区也是随处可见。 日本港口不但将相关安全事项成文上墙,天天讲时时讲,还必须落实在行动上。着装不整或不按规定着装上岗,工头就有权力拒绝你参加今天的劳动,不劳不得,一天不上岗,一天就没工资。所以日本港口工人上岗时都是统一工作装,安全帽、皮靴、皮手套,就是在炎炎夏日也不会能裸露皮肤干活。如果你工作时不按规定戴安全帽、戴手套,受伤时待遇都不一样。 一次笔者所在的轮船在日本大阪装货,大副去甲板查看装载情况,被日本工头劝阻。大副当时并未理解其意,觉着日本工头没有什么理由不让查看?后来日本工头指指自己的脑袋,又指指在高空运转的吊车钩头,大副恍然大悟。因为此时开岸吊的,舱下作业的,现场指挥的都是日本工人,凡是进入这个范围内的人都得戴安全帽,才能确保安全。假如吊车的钩头真的碰在戴安全帽和没戴安全的人头上,其后果肯定不一样。大副明白其意后,连忙道歉,后来还成了好朋友。 汉字在日文里占有半壁河山,“安全第一” 这四个地地道道的中文大字,不仅从视觉上冲击笔者的眼球,他们踏踏实实落实安全事项、认认真真按履行安全职责的行为也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从垃圾处理看环保 有人说到日本看不到垃圾,是不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垃圾呢?其实不然,笔者曾先后去过日本各港口城市。就大中城市而言,他们的垃圾车都是清晨出来,上午9时全市的垃圾基本就收完了,9时以后,街面上是看不到垃圾的。给人的印象街上总是干干净净的。总结几条如下: 一是垃圾箱(场)很讲究。垃圾箱为蓝色环保箱,箱是加盖的,垃圾是装袋的。放垃圾箱的地点一般都有消防栓,垃圾收走后,必须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基本无味、无尘、无蝇。二是垃圾分类清楚。凡是能回收的垃圾与生活垃圾都分开投放,各放其箱,有些金属、小家电之类的废弃物就放在垃圾箱的旁边。9点以前,居民区门前可以看到人们废弃的大型家电,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有人说,到日本就不用买电器了,满大街捡拾就够了,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三是垃圾车很讲究,不影响市容。日本的垃圾车是自动封闭式、自动加压式,装车的垃圾可以自动压实,易拉罐之类的废弃物可以压扁成片。曾有一份资料说,日本一个5万人口的小城,一个垃圾处理工厂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仅有工作人员10名,每天可处理可燃垃圾150吨,一年可收回再生钢筋1334公斤,玻璃制品 1050 公斤,塑料制品1000公斤,经济价值一目了然。 日本有些城市还规定,每周回收不同的垃圾(包括玻璃制品、塑料、橡胶、皮革、金属、家电等),居民们很清楚这些规定,一般都是按规定抛弃旧物。固定回收的好处是,垃圾车出来后,装运同一种垃圾,就可直接送到处理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