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砚台收藏家的故事 藏砚需从砚史与材质入手
2014-03-31 12:05:51?来源:?《艺术品鉴》杂志作者:徐若水
0
摘要:?明代子石端砚长15.5cm 清代蝙蝠金星歙砚长14.7cm 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说:“砚为文房最要之具。”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将精神追求寄托于文房之中,北宋诗人苏舜钦就说:“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这不仅是为了能把字写好,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由…
推荐关键字?砚台收藏?藏砚?砚史
明代子石端砚 长15.5cm
清代蝙蝠金星歙砚 长14.7cm
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说:“砚为文房最要之具。”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将精神追求寄托于文房之中,北宋诗人苏舜钦就说:“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这不仅是为了能把字写好,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由于现代人书写习惯的改变,不再用砚台,对砚台的重视程度也大为下降。多年来古砚的价格一直不高,近两年才有抬头之势,就连新的上等端砚歙砚的原材料也能卖出高价。也正因为喜欢砚台的人较少,砚台保存相对容易,而且在古代也是文人必备之物,因此在古玩市场上古砚真品存世相对多些,也为收藏砚台留有了一定空间。
戏说淄博著名砚台收藏家史杰民老师的一段“砚遇”
? (2011-10-09 08:32:40)
转载▼
砚台
?
收藏
?
艳遇
?
砚遇
?
史杰民
?
刘小龙
?
卞葆彤
?
姜书璞
?
杜吉清
?
杂谈 此“砚遇”非彼”艳遇”
——兼谈古砚收藏家 史杰民先生的一段淘宝经历
刘小龙
在砚台收藏行里,“砚遇”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经常就能遇到的,否则那便不叫“砚遇”。在繁芜杂乱的古玩地摊市场,在琳琅满目的文博商店,在满壁生辉的藏友家中,一方好的珍品砚台犹如一位待字闺中的“冷美人”静静地躺在那里,期待着面前过客匆匆中有缘人与她“一见钟情”,可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见而不识。这其中不仅仅是一种缘分、运气问题,也是一种喜好取向的不同、眼光和鉴赏水平的高低,以及经验多寡的问题。“砚遇”之砚必是“肤如凝脂”、“才貌双全”、“温柔可人”的“绝色佳人”;“砚遇”之人必是才高八斗、独具慧眼、经验丰富的“猎艳(砚)高手”。笔者的忘年交、淄博古砚收藏家史杰民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猎砚高手。在他的古砚收藏经历中,有一次“砚遇”他终生难忘——
那是2007年年初的一个早上,晨雾缭绕,寒风凛冽,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早已人头攒动,已有三年外出淘宝都无功而返的史先生正穿行在茫茫人海中,突然,他的目光聚焦在一方古砚上。原来在市场的一角,一方古砚散发着迷人的幽光,仿佛在向他招手。史先生急不可待地快步来到了那个摊位,顺手拿起古砚,仔细地摩挲和端祥,那温润如玉的石质,那被岁月浸淫的痕迹,令他怦然心动,凭经验,他认为这是一方上好的古砚。再看砚背,一则古雅浑朴的砚铭更使他眼前一亮:“砚唱磊磊,笔歌萧萧,俯兹旧树,寄此清高。”下署“无我于竹轩,雍正甲辰秋。”其文辞凝练流美,书法苍秀古雅,单刀刊刻,遒劲雄利,率真朴拙。其中“树”字的右偏旁的“寸”刻成了“木”,此写法现在一般人不认。也许摊主以为史先生发现了什么,突然开口了:“说实话,这方砚台是老的,但铭文是假的。”史先生马上反问一句:“怎见得?”“很明显,ˋ树ˊ字刻错了,右边应是ˋ寸ˊ字,而他刻成了ˋ木ˊ字,看来是位文化不高的人伪造的。”摊主边比划边说。此时,史先生心想,这位摊主的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啊!因为他知道古代书法中“树”字有此写法,并未刻错,反而增加了砚铭的真实性,且字口包浆明显,系老刻无疑。砚台上署名“无我”的砚主人到底是谁?当时无法考证,但从铭文、书法和刊刻的水平看,足以推断此人不是一般的文人。更让史杰民先生心动不已的是,史先生的名号为“无我居士”,“无我”居士偶遇“无我”之砚,堪称巧缘、奇缘!尤令史先生喜出望外!更坚定了购买决心。经一番讨价还价,终以善价如愿以偿。回家后,经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得知“无我”竟是清初著名人物画家王树榖的字号,此时,史先生的激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古人云:“物聚于所好。”史先生颇感幸运,也许是自己嗜砚的虔诚之心感动了上帝,安排了这段美好的姻缘,让这方古砚躺在千里之外静候他的到来,也许是这位题铭的先贤,把“树”字右偏旁刻成“木”,有意成全懂它的人。
这段淘宝的经历,使史杰民先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成功的收藏爱好者,既靠缘分,靠运气,更得益于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注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于收藏古砚而言,特别要不断丰富诸如历史、文学、文字、书画、篆刻、审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他认为,收藏必须与研究相结合,单纯收藏不做研究,无法使收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收藏家。只有既收藏又能深入研究、深入感悟,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多年来,他利用出差机会,每到一地,忙完公差,必要去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古玩市场、文物商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