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石流研究.
四川省丹巴县泥石流成因及规律
概述
地理位置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峡谷深邃。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其经纬度为北纬30°29′~31°29′,东经101°17′~102°12′,东西最宽86﹒9公里,南北最长105﹒7公里。
气候条件
丹巴气候特点属于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3 ,最低温度-10.6℃,最高 温度39.0℃,无霜期277天,年降水量600毫米,年日照数2079小时,气候呈典型的立体气候。
地形地貌
丹巴县东西最宽86.9公里,南北最长105.7公里。丹巴县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切割高山,立体地貌显著,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全县最高海拔5820米。县城海拔1800米,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成都368公里
城市概况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56829人,是一个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改革开放二十年,丹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县15个乡(镇)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全县通车里程339公里,八(美)丹(巴)公路、小(金)丹(巴)公路、丹(巴)刷(金寺)路、瓦(斯沟)丹(巴)路四条出境公路的通县油路工程的顺利完成,彻底解决该县交通瓶颈的制约。光纤通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因特网业务和ADSL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信息通讯已深入到各个领域。
支柱产业
丹巴美人谷旅游产业成为丹巴县的支柱产业,美人谷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古老的康巴地区,大金川、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和大渡河五条河流交汇之地。 康定的汉子,丹巴的美女,是四川省甘孜州最著名的人文景观,在丹巴可以寻访到五六千年以前的墓葬群,以及新石器时代遗址。因此丹巴县的旅游资源成了其根本的支柱产业。
水文地质
地层地质构造
a.地层岩性: 上震旦统-下二叠统分布于丹巴一带,以泥页岩、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为主,偶见火山岩,各系地层间均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丹巴出露地层结构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上更新统(Q3)和志留系通化岩组第五段(Sth5)地层。结合有关官方现场踏勘和区域地质情况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 勘察区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主要由泥石流堆积(Q4sef)灰黄色碎石土夹块石组成,碎块石成分主要为斜长角闪岩、二云英片岩。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勘察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地层主要由冰水堆积(Q3fgl)碎石土夹块石组成,间夹棕黄色粘土、砾砂、粉砂。碎块石成分主要为斜长角闪岩、二云英片岩及大理石团块。
(3)志留系通化岩组第五段(Sth5) 勘察区出露基岩为银灰色二云英片岩、斜长角闪岩、薄层或透镜状大理岩互层。基岩产状135°~165°∠5°~19°,受地质构造和斜坡重力卸荷作用影响,基岩内节理裂隙较发育。基岩工程地质岩组属软硬相间地质岩组。
b.地质构造:主要为丹巴漩涡状构造,构造作用强烈,受构造作用影响,岩层局部倒转,挤压变形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
水文气候
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变质岩基岩裂隙水两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零星赋存于第四系堆积物中,主要受降雨和冰雪融水补给,顺坡径流,无统一的地下水位,局部有上层滞水。透水性因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差异而表现出差异性。据有关官方调查时发现斜坡体上有多处渗水点出露,以斜坡中上部植被繁茂处发育较多,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层孔隙水可补给下伏基岩裂隙水,或于低洼处渗流排入大金川河。 (2)变质岩基岩裂隙水 变质岩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孔隙潜水、大气降雨、冰雪融水的补给,顺节理裂隙渗流运移,迳流排泄较复杂,一般于高处接受补给,在坡脚排泄。 (3)水质分析 据本次对勘察区地下水、地表水取样分析,按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环境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区内地下水、地表水不具腐蚀性。
三. 泥石流成因
泥石流发生条件:
(1)地形地貌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山坡坡度多为30-60度,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山外;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