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参照程序.docVIP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1 矿区概述 2.1.1 位置与交通 XX井田位于山西省大同煤田东翼中东部边缘地带,距大同市约30km,距同煤集团公司17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2°49′32″~113°9′30″,北纬39°52′~40°10′。位于口泉河两侧,鹅毛口河以北,七峰山西侧。属大同市南郊区及朔州市怀仁县所辖。 井田东北侧有京包铁路线、大秦线,东侧有北同蒲线均交汇于大同市铁路枢纽,并与口泉沟、云岗沟两条铁路支线相连,通往同煤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田内有口泉沟铁路支线。从大同市沿京包线至北京全长382km,至包头450km,沿北同蒲线至太原355km,沿大秦线至秦皇岛630km。井田东侧有大同至太原208国道及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井田内沿口泉河有大同市至王村公路,有沿胡家湾沟、麻皮泊沟经盘道村去往鹅毛口乡的简易公路,鹅毛口乡怀仁公路与大同至太原的主干公路相交,可通往大同市、太原市、河北省、内蒙古等地。附近新型现代化大同机场正在建设中。此外,井田内各条沟中均有向外运输煤炭的简易公路。 图2-1 XX矿交通位置图 2.1.2 自然地理、地形及地势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地台北端,黄土高原中部,周围环山,西北为牛心山,西南为洪涛山,东南为口泉山,东北面为雷公山。口泉山脉北起大同西部,南至朔州兰花口。煤田中部为一广阔起伏的低山丘陵台地,沟谷发育,山梁纵横。盘道村一带山地构成口泉河与鹅毛口河两水系的分水岭。 XX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中东部边缘地带,东接口泉山,北连口泉河,地面为低缓丘陵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地带为山区,被黄土所覆盖,仅沟谷及山脊地区有岩层出露。井田内地形较为复杂,沟谷发育,生长有大量野草树木,也有少量农田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水地极少。区内最高点海拔标高为+1653.2m,最低点为+1200m,相对高差453m。 2.1.3 河流水系 XX井田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北岸支系,主要河流有十里河、口泉河、鹅毛口河。十里河:位于大同市西南、井田北部的云岗沟内。流域面积1044km2,全长61.5km,河宽50~600m,坡度0.2~l%,树枝状水系。小站水文站1954年测得最大洪峰流量224m3/s,1952年最小流量0.003m3/s。口泉河:从井田中间穿过。流域面积600km2,全长 50km,河宽20~150m,树枝状水系,坡度5~7%,为间歇性河流,流量甚小,主要靠矿坑排水补给。但雨季山洪暴发时流量猛增,1988年7月12日,据有关部门估计,洪峰流量600m3/s。鹅毛口河:位于井田南,流域面积110km2,全长 12km,河宽 80~130m,河床坡度1.8%,树枝状水系。日常流量为0.043 m3/s 。 2.1.4 气象及地震烈度 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干燥寒冷,风沙严重,夏季炎热。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8℃,年平均气温6.5℃。年最大降雨量634.7mm,年平均降雨量419.88mm,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年平均蒸发量平均1880.1mm,一般大于降雨量的3~4倍。本区多为北西风和北风,次为西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9m/s,平均风速3.0m/s。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2cm,冰冻期自十月上旬至翌年四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161cm。 表2-1 大同煤田区域地层表 界 系 统 组 厚度(m) 备 注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0~14 由砾石、砂组成的冲积、洪积层 中、上更新统 0~147 由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 第三系 上新统 静乐组 0~35 红色粘土层 中新统 汉诺坝组 0~126 为玄武岩,分布于牛新山脉一带 中生界 白垩系 上统 助马堡组 0~40 浅灰色砂岩夹红色、绿色泥岩、泥灰岩组成 下统 左云组 0~350 为一套砂砾岩、主要分布于左云、右玉一带 侏罗系 中统 云岗组 0~260 紫色、黄绿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粉砂岩 下统 大同组 0~264 灰白色砂岩与灰色泥岩及煤组成 永定庄组 0~211 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组成 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 0~100 黄绿色含砾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组成 上石盒子组 0~254 灰白色砂岩与紫红色、灰绿色粉砂岩 下统 下石盒子组 0~91 灰白、紫红色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组成 山西组 0~96 灰白、绿色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泥岩、泥岩及煤组成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0~130 灰白、龙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 中统 本溪组 0~64 灰白色砂岩、深灰色泥岩、灰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 奥陶系 中统 上马家沟组 0~38 由南而北,由上而下逐渐变薄,依次尖灭,在煤峪口附近全部尖灭。中统以石灰岩为主;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