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页 目录 尾页 类型剖析 * 第二部分 专题分类攻略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二 海拔和相对高度计算 类型剖析 知识整合 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甲地海拔为1 500米 乙地海拔为500米 图示 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点的海拔(高)-地面上另一点的海拔(低) 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 计算 相对高度 海拔 方法解读 ★角度1. 海拔的计算 解读:将海拔用数值表示在等高线上,位于两条等高线a、b(a>b)之间的N点的海拔高度为a>h>b。闭合等高线内海拔的计算可采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口诀。如上图所示,400 m闭合等高线内海拔低于400 m,600 m等高线内海拔高于600 m。 B 1.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局部图,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数值可能为( ) A. 490米 B. 540米 C. 590米 D. 640米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数条等高线重合处即为陡崖。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为等高距。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的高度应是500~550米,因此,正确答案为540米。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题。 5. 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 ) A. 小于1 500米 B. 小于2 100米 C. 大于2 100米 D. 大于3 500米 C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河流从高向低流的规律,可以得出图中未标注数值的等高线的海拔均在2 100米以上。 6. M观景台的海拔是( ) A. 400~450米 B. 450~500米 C. 500~550米 D. 550~600米 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距的计算。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 等高线的高度差。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 图中观景台的海拔应在550~600米之间。 ★角度2. 等高距的计算 解读:选定两条等高线,直接套用公式即可。(a-b) / (n-1) (a、b为两地等高线高度,n为两地之间含a、b的等高线数量)。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题。 3. 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 )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B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距的计算。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就是这幅图的等高距。图中从100米等高线到400米等高线,共有4条等高线,也就是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高度相差100米,即等高距为100米。 ★角度3.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解读:(1)计算:①确定等高距d。 ②数出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n(包括要计算的这两条等高线)。 ③套公式:相对高度(H)=d×(n-1);两点之间或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 (2)应用:相对海拔高的地区可以看见海拔低的地区。 2. 右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410米 B. 10米 C. 200米 D. 48米 B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就是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本图的等高距为200米,乙地的海拔为1 200米,甲山顶的海拔为1 210米,因此,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210米-1 200米=10米。 4.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A. 600米 B. 900米 C. 1 000米 D. 1 200米 B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距及相对高度的计算。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就是这幅图的等高距。据此可知,本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变化状态,图示区域最高处位于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为大于1 000~1 200米;乙村的海拔为大于200~400米;则两地的高差为大于600米,小于1 000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范例.doc
- 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副本范例.doc
- 气候变化对动物影响范例.ppt
- 气管支气管异物范例.ppt
-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范例.ppt
-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范例.doc
-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任攀)范例.ppt
-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范例.doc
- 污水处理池支护方案范例.doc
- 河南省郑州市201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综范例.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