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腧穴概述 海城镇卫生院 吕伟进 一、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含义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 1、十二经脉 ⑴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又称为“十二正经”。 ⑵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⑶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和分布规律,有流注次序和交接规律,有表里络属关系。 十二经名称及命名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阴经----四肢的内侧面和胸腹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2、奇经八脉 ⑴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⑵特点: 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②不直属脏腑 ③无表里关系 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⑶作用: ①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任脉经穴 督脉 (三) 经络生理功能 1、内属脏腑,外络肢节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3、抵御外邪,保卫机体 (四)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1)病邪入侵的途径:皮毛→孙络→络脉→经脉→脏腑 (2)脏腑间的病变通过经络相互传变。 2、指导辨证归经 (1)从部位辨经络病变 (2)从经络辨脏腑的病变 4、指导药物归经 药物归经是指某药能主治某经所属的病症,这是运用经络学说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和归类。 (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 如:临床上治疗头痛,主要以辨证治疗为主。同时按照头痛的部位,参照经络循行路线,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可提高疗效。太阳头痛选用羌活、川芎、蔓荆子;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 复习题 1、何谓经络?经络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2、经络系统的组成怎样? 3、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交接规律怎样? 4、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头面部的体表分布怎样? 5、何谓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何特点? 二、腧穴概述 (一)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即转输、输通、输注;“穴”即孔、隙。 腧穴又名砭处、节、会、骨空、骨孔、气穴、穴道、气府、孔穴、穴位。 人体的腧穴是气血会聚点、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⑴近治作用 每个穴位都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⑵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3.001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解剖.ppt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3.1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0001解剖.ppt
- 经济生活篇第一轮复习(第二课)解剖.ppt
- 华师大七年级下册实践与三--利润问题解剖.ppt
- 平心静气做一名良师解剖.ppt
- 经济生活十一课解剖.ppt
- 合理安排每日工作预案.ppt
- 华特迪士尼(网游)公司梦幻迪士尼网络口碑营销沟通案(26页)解剖.ppt
- 苹果多少钱一斤__终结版解剖.ppt
- 苹果机打印安装调试解剖.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