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诺威26号展厅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托马斯·赫尔佐格汉诺威26号展厅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他的生态建筑思想是人类和所有的人工制造物达到一个自然和人造自然的亲切和睦的境地。托马斯说:“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和阳光,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他始终坚持“从生态到建筑,从技术到自然”的原则,他已经把生态升华成一种思想和精神,并以此贯穿他一生的建筑设计过程。托 马斯·赫尔佐格更关注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基础上自身的节能程度、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遵循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策略:1、缓冲空间的营造 2、采光与遮阳的协调3、自然通风的组织4、应变界面的构造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不仅能够节约大量能源,还是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舒适的基本要求。伴随着现代大体量建筑的出现,建筑空间往往忽视了对自然光的利用。但是,由于自然光的使用也容易伴随着过多的热量引入。因此,协调解决采光和遮阳是赫尔佐格作品的重要课题,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北向光线的利用,采光与遮阳的转换。而汉诺威26号展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26号展厅是为德国贸易展览会组织DMAG设计的。作为“2000年世博会的第一件展品”,它的设计体现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人--自然--技术”。巨大的展厅长200m,宽116m,布置成三跨。整个建筑外观是一种独具艺术性的技术,是建筑结构和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形式进行优化开发的完美体现。 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开发一种大尺度建筑几何造型,使其综合以下特点: ——具有适应大跨度空间的理想形式的悬挂屋面结构。 ——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形状,使功能性的空间高度足以呼应大厅的巨大面积,同时能提供一个自然通风的必要高度,从而保证了热量上升的构造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建筑物的大面积区域允许自然光线进入,但同时又可避免日光的直射。明亮但不耀眼的光线是创造整个大厅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 在平面上,以新的方式开发设计的大厅分为两个区域: ——空间宽敞、没有支柱,可以进行灵活布置的展示区。 ——较窄的、置于展示区域之间的交通流动和服务区。在这些区域设有脚手架状的钢柱,用以承受悬挂屋顶和水平方向上的荷载 POWEPOINT 适用简约可爱及相关类别演示 26号展厅前期设计思路 26号展厅为德国贸易展览会组织DMAG设计的。作为“200年世博会的第一件展品”,它的设计体现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人—自然—技术”。巨大的展厅长200m,宽116m,布置成三跨。整个建筑外观是一种独具艺术性的技术,是建筑结构和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形式进行优化开发的完美体现。 该建筑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建筑形式、技术与功能的统一。悬挂式屋面结构为建筑提供了大面积的无柱空间,剖面设计保证建筑的空间高度可以摆放大尺度的展品。而坡起的造型具备很好的拔风效果,利于组织室内自然通风。在立面4.7m处设置了通风口,凉爽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后均匀散布到地面,经人流活动等加热后上升到屋脊处排出。屋脊处的通风口设有可开启的折板,并可根据不同的风向调整角度,以确保有效通风。由于合理的通风设计使该建筑在空调方面的投资费用节省了50%。建筑的屋脊处和侧立面的上部有大面积的采光窗为室内提供自然照明。屋顶下部安装了反光镜面,可以补充更多的光线。 展厅剖面光线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