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docVIP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nbsp;摘要:本文以先秦至明清时期具体的语言事实为基础,从语义方面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名词作量词的语义演变具有规律性:1.名词临时作物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gt;[+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gt;[+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gt;[+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gt;”表示“优先”);2.名词临时作动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工具]名词gt;[+人体器官]名词。这种规律背后的动因是人类的认知观。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古代汉语;名词;临时活用;量词;语义;认知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观念的反映,量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是量观念的反映。量观念也同其他观念一样,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语法中部分地体现在量词的发展史上。因此从史的角度对量词进行研究,不但能丰富我们对量词的认识,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人类量观念发展史的窗口。   量词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又叫做单位词,王力先生认为“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1〗由此可见,名词与量词天生就是关系亲密。因此选择名词临时作量词来研究更具有典型性。有的名词逐渐地演变成量词,并且成为专用量词,如“颗”等。有的名词开始只是借用来表示一类事物或动作的量,后来这种借用就变成专用了,但其作为名词的意义仍然存在,如“一门亲事”中的“门”。这两种情况都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本文要探讨的是名词临时借用来量度事物或动作的量,它与所量度的事物或动作是一种临时搭配而非约定俗成的关系,如“一瓶酒”中的“瓶”,“砍一刀”中的“刀”。从历时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在语义、句法两方面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限于篇幅,也为了能更集中、深入地研究问题,只选择从语义方面探讨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规律。 二、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过程   2.1 名词临时作量词分为两种类型:临时物量词和临时动量词。前者因与其组合的中心语为表人或表事物的名词得名,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后者因与其组合的中心语为表动作的动词得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本文对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考察,共收集到551条语料。下面分临时物量词和临时动量词两条线索分别进行探讨。   2.2 临时物量词语义演变过程   2.2.1 秦汉至唐代   秦汉时期收集到语料16条,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箪、瓢、豆、杯、车、舆、坛、勺、钩”等,例如:   (1)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481页)   (2)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下》,483页)   (3)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史记·卷六十七·仲民第子列表第七》,520页)   (4)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13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收集到语料22条,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斛、杯、囊、碗、呈、盘、船”等,例如:   (5)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402页)   (6)……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493页)   (7)终祚载数船钱,窃买牛皮还车。(《幽明录·卷三·终祚》,82页)   (8)……晋时有人误堕穴中,见二人围棋,下有一杯白饮。(《幽明录·卷一·仙馆夫》,25页)   唐代收集到语料26条,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囊、杯、斛、罐、讴”等,例如:   (9)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卧草席,絮衣。(《唐人小说·东城老父传》,114页)   (10)……饼有十播,饭有十罐,请来就船而食。(《敦煌变文集·卷一·伍子胥变文》,22页)   (11)百纳遍身是……,一瓶添了镇长。(《敦煌变文集·卷五·佛说阿弥陀经讲经义》,451页)   (12)作一百姓装裹,提得一栲栳馒头,……(《敦煌变文集·卷二·韩擒虎话本》,206页)   从语义上看,秦汉至唐代出现的是[+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所谓[+可容性],即具有此特征的事物是作为一个容器来量度充塞其内的人或事物;[-人体器官]即其所指的事物是非人体器官。如例句(9)中的“杯”是作为容器来量度充塞其内的粥,“杯”不是人体器官名词。   2.2.2 宋朝   这时期收集到40条语料,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杯、碗、瓶、肚子”等,例如: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