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類和动植物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16488-1996 )
1 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地表水1、污水排放标准2-3
单位:mg/L
分类质量或排放标准 Ⅰ Ⅱ Ⅲ Ⅳ Ⅴ 地表水(石油类)≤ 0.05 0.05 0.05 0.5 1.0 污水3(石油类)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 3
(水源) 5
(准水源) - - - 污水3(动植物油)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 5
(水源) 10
(准水源) - - - 污水2(石油类) 5 10 20 - - 污水2 (动植物油) 10 15 100 - - 污水3(石油类) 10 10 20 - - 污水3(动植物油) 15 20 300 - -
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
分析方法
2.1 红外分光光度法 (GB/T16488-1996)
2.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试料体积为500毫升,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1mg/L;度料体积为5L,通过富集后其检出限为0.01mg/L。
2.1.2 定义
2.1.2.1石油类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 cm-1、和3030 cm-1全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2.1.2.2动植物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骼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三酸镁吸附的物质。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2.1.3 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 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2.1.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度的水。
2.1.4.1四氯化碳
在2600 cm-1-3300 cm-1之间扫描,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03(1 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2.1.4.2硅酸镁
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00℃加热2小时,在炉内冷至约200℃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使用时,称取适量的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干燥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小时后使用。
2.1.4.3吸附柱
内径10mm、长约200mm的玻璃层析柱中。出口处填塞少量用萃取溶剂浸泡并凉干后的玻璃棉,将已处理好的硅酸镁缓缓倒入玻璃层析柱中,边倒边轻轻敲打,填充高度为80mm。
2.1.4.4无水硫酸钠
在高温炉内300加热2小时,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干燥器内保存。
2.1.4.5氯化钠。
2.1.4.6盐酸(ρ=1.18g/mL)。
2.1.4.7盐酸溶液:1+5。
2.1.4.8氢氧化钠溶液:50g/L。
2.1.4.9硫酸铝溶液:130g/L。
2.1.410正十六烷。
2.1.4.11姥鲛烷。
2.1.4.12甲苯。
2.1.5 仪器和设备
2.1.5.1仪器:红外分光光度计。
2.1.5.2分液漏斗,全玻射流萃取器(1000mL)。
2.1.5.3具塞比色管,容量瓶。
2.1.5.4玻璃砂芯漏斗。
2.1.5.5采样瓶:玻璃瓶。
采样和样品保存
2.1.6.1采样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分样。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作一标记,用以确定样品体积。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在水面下20-50厘米处取样,当需要报告一段时间内油类物质的平均浓度时,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后分别测定。
2.1.6.2样品保存
样品如不能在24小时内测定,采橛后应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5度下冷藏保存。
2.1.7 萃取
2.1.7.1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毫升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克氯化钠,充分振荡2分钟,并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约10毫米厚度无水硫内的玻璃砂芯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课件.ppt VIP
- 2024年会计专业求职计划书.pptx
- 泵站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公共艺术(基础模块)美术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学习解读教育课件.pptx VIP
- 01685《动漫艺术概论》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申报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pdf VIP
- 火力发电机组检修项目管理.pdf VIP
- 福州铜盘中学国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docx VIP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