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修_踏莎行解析
天地苍茫一醉翁 ——欧阳修 欧阳修的名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在多学科都有巨大成就,除文学创作外,他善于史学,主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又善文学评论,著有《六一诗话》。散文方面,我们学过他的《醉翁亭记》《秋声赋》。 六一居士来历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掌握作者从闺妇和行人两方面兼写离愁相呼映射的方法。 2、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 3、学会鉴赏羁旅行役类词作的方法。 词牌介绍 踏(音ta,去声)莎(音suo,阴平,莎草)行,是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多以写离愁别恨为题,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属于小令(58字以内)。(59-90,中调,91以上长调) 同类词作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诵读词作,初步感知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朗读上阕,鉴赏上阕 1、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前三句的大意。开头三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 参考答案: 洋溢着浓浓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 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2、上阕“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类似的诗句你还能想到哪些? 比喻,以水喻愁,将无形之离愁化为有形之春水,以春水之绵延不绝喻离愁之绵远挥之不尽,写出愁之深远。妙处: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河上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3、分析此词上片的表现手法。 (1)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写春色之美,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通过“摇征辔”笔锋一转,由春色之美转出折入旅人的怀人之情,离愁无穷,先扬后抑,情景反衬。以乐景写哀,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震慑读者的心,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 上阕重点意象 本词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柳细,其中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人之意。据《荆州记》记载,陆凯曾自江南寄一枝梅花给长安的友人范晔,并赠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后折梅寄远以托离思,在诗词中便屡见不鲜。候馆的残梅,自然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赠别;既是残梅,却连折梅寄远也不能如愿,惜别之情更是可以默会了。 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