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剖析
《生活与哲学》复习 例.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①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②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④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辨证唯物论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 1、概念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 (是客观的) 认识利用 (人特有的能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 必要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按客观规律办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前 基 提 础 辨证唯物论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 1、概念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客观规律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人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1、定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实事求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从属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决定意识 实事求是 规律具有客观性 3、具体要求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认识论 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辨证唯物论 认识论 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 1、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 对象 性质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两层基本含义 实践的概念 请指出下列活动中的实践活动 (1)火山喷发、蜜蜂造房、警犬搜敌 (2)起床、刷牙、洗脸、吃饭 (3)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4)工人做工、战士打仗、农民种地 主体非人 改造主体 改造主观世界 实践 注意: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认识论 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 1、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特点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制约,具有客观性 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原因 主体 手段 对象 主观能动性 有目的、有意识、本质特征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强调实践活动的联系性 历史性:强调实践活动的发展性 认识论 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 1、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向歧途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方法论 认识论 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 1、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注意: (1)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实践)、间接经验(学习)。 (2)科学理论不是检验真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分解.ppt
- 哈利波特好书推荐剖析.ppt
- 哈密八一路技术方案报审表扫描件剖析.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分解.ppt
-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分解.ppt
- 哈工大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室内采暖系统说明书剖析.doc
- 人生最高境界就这一个字分解.ppt
- 人事部门09年度目标12.24分解.ppt
- 哈工大《建筑结构》课件剖析.ppt
- 哈工大力学部分上剖析.ppt
- “桑-菌-肥”循环农业技术规范 DB5113 T 14-2021.docx
- DB53 T 233-2007 青刺果油(标准规范).docx
- DB4513_T 0003-2023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规范.docx
- DB45∕T 2912-2024 柑橘网棚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4_T 858-2023 民用天然气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45_T 22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docx
- DB43∕T 1588.27-2019 小吃湘菜 第27部分 新市丸子.docx
- DB43╱T 1588.26-2019 小吃湘菜 第26部分:米豆腐.docx
- DB43╱T 1589.6-2019 湘西民族菜 第6部分:乾州板鸭.docx
- DB5105T40-2020 地理标志产品 先市酱油加工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