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3课后作业分解.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历史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题。 【参考答案】 示例1:信息:工商业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 示例2:信息: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明朝向中东部沿海集中。说明:经济重心由内陆向中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示例3:信息:明朝工商业市镇比唐朝明显增多。说明: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示例4:信息: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北方,明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唐朝时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在北方,明朝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示例五:信息:明朝时出现较多海港城市。说明:明朝社会经济发展,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海外贸易发达。 2、历史图片的历史信息说明题。 3、文字材料的信息说明题。 4、表格材料的信息说明题。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3 西方漫画“百年中国形象之比较” 17世纪《神圣中国》 《瓜分中国》 《惊讶!新兴世界的力量》 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实力变化的角度予以解读。 5.(12分) 要求1:提取信息准确,解读合理,符合史实。(9分) 《神圣中国》中的中国人圣洁、聪慧,(1分)显示了当时中华文明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实力是国家形象的基础国家形象是实力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12分) 示例一 信息:政治上,“共和”使用的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少;1918年底共和使用次数处于最低:“民主”的使用次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说明: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倒行逆施造成了人们对民主的向往。民国初,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共和政治受挫。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 示例二 信息:思想上,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输增多。说明: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受挫,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便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既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讲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摘自王 ——摘……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12分) 7.【答案】 (1)政策:提出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关贸总协定。 (2)原因:二战后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3)结果: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兴,促成冷战格局形成,削弱贸易壁垒,促成关贸总协定建立,有利于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形成。 关贸总协定: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4)评价: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主要随葬品 人殉情况 新石器时代 各种石器和陶器;中、晚期墓葬中还广泛发现猪、羊、狗等家畜 秦汉以前 平民墓葬中随葬品多为陶器,而王公贵族墓葬中则多见各种青铜礼器 殉葬奴隶竞有数百人之多 秦汉时期 随葬品中的青铜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精美漆器和各种丝织品 有所收敛,代之以木俑、陶俑 魏晋南北朝 瓷器与陶俑平分秋色 很少有人殉 唐朝 瓷器与陶俑,三彩陶器尤为突出 宋朝 玉器、铜器、乐器、礼器、生活用品、陶器、瓷器、金器、银器、兵器等各种工艺,种类日益丰富 宋无人殉;辽,金,元,有人殉 明朝 同宋朝 明初,有人殉;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 清朝 同宋朝 殉葬制度再次重现,康熙时结束殉葬制度。 据表格信息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随葬品特点变化的认识。 8.(12分) 随葬品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古人有灵魂不死和孝的观念,有迷信色彩。(3分)3分)随葬品伴随时代发展特点变化,种类更加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