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学月考试题(陈照惠).docVIP

七年级上第三学月考试题(陈照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第三学月考试题(陈照惠)

2015-2016学年上期三学月考试题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提前的表格内) 1. 下列哪项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 ) A、都是多细胞植物 B、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不产生种子 2.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有一种植物靠孢子繁殖,只有茎、叶的分化,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3、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 A、草履虫 B、蝌蚪 C、蚯蚓 D、田鼠 4、“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是什么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呢?( )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苔藓植物 5、玉米种子中,将来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 ) A胚根 B 子叶 C 胚芽 D胚乳 6、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够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 A 胚芽 B 胚根 C 子叶 D 胚轴 7、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三大无机盐是 ( ) A、钙、铁、锌 B、氮、锌、 锰 C、氮、磷、钾 D、氮、磷、硼 8、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作施肥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 B、用作施肥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有机物 C、针管要插入树干的输导组织 D、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 9、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 C. 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0、下列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 A 玉米 B 花生 C 苹果 D 银杏 1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带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 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 12、甘蔗的茎不能无限增粗的原因是它的茎内没有 ( ) A.输导组织 B、形成层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 13、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要另选良种,否则就会造成减产。如果随机抽取100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30粒种子没有萌发,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 A、20% B、30% C、70% D、50% 14、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在纵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的目的是 ( ? ) A.杀死细胞便于观察???? B.给种子消毒?? C.为了更好地观察胚乳 ? D.为了更好地观察胚 15、种子萌发时,首先发育的是 ( ? ) A子叶 B胚根 C胚芽 D胚轴 16、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17、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