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课件2—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段09.9
二、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及证据 1 、大陆漂移 韦格纳(1880-1930)-地质学家、气象学家 ◆韦格纳注意到南美和非洲之间的海岸线凹凸互相对应能拼合起来,巴西与非洲有许多生物种属相似,大陆是否有长距离的水平移动?。 ◆ 1912年发表了论文《大陆水平移动》。 ◆ 1915年出版《海陆起源》,阐述大陆飘移说基本思想。地球原来只有一个原始大陆—泛大陆,周围是原始海洋。从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到五千万年前的第三纪,泛大陆逐渐分离。 ◆ 冲击了大陆固定论。1930年11月在探险中牺牲。 韦格纳断言:大陆在漂移-视频 2、赫斯的“海底扩张”学说 19世纪海洋探险调查: ◆1871年“猎犬号”五年环球探险,迅速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 ◆1872年“挑战者号”四年探险,围绕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对三大洋进行了全面考察。 ◆二战后,深海探测技术迅速发展。 现代深潜器配备了摄象设备,各种传感器,采样器和灵活的机械手等。 大洋中脊—深海沟系统的发现 ◆人们发现:全球规模的大洋中脊—深海沟系统、大洋中脊两侧成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沿大洋中脊和深海沟分布的强烈洋底热流异常等。这些事实促使新的科学理论产生。 ◆1960年美国的赫斯发表《海洋盆地的历史》,认为海底沿中洋脊的顶部裂开,新的海底就在这里形成,并向洋脊顶部两侧扩张。 中洋脊—深海沟系统 大西洋中脊 全球洋中脊(部分) 全世界中洋脊系统分布图 韦格纳与赫斯的主张 ◆韦格纳主张,各大陆都是被独立推动的,大陆运动就像一只船在柔软的洋底上行驶。 ◆赫斯认为大陆并不是一个独立体系而运动的,大陆象木筏冻结在海底地壳上并随海底一起运动,称为“海底扩张”。 ◆洋壳从产生到消失大约2—3亿年左右,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人们找不到更古老的大洋岩石。 3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证据 南美洲和非洲的拼合(根据岩石和构造特征) 大洋中脊两侧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 洋脊两侧对称的岩石磁化条带 中洋脊—海底火山 洋底热流异常 地球是一个不断向外散发热量的球体。地球表面热流量的平均值在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 古冰川与大陆漂移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思想: ● 在固体地球上层,存在较刚性岩石圈、下伏较塑性软流圈; ● 地表附近岩石圈(地壳)可划分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可在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运移; ● 海洋板块不断新生,又不断俯冲、消减到大陆板块之下; ●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 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 ●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岩石圈表层和内部各种地质作用 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2、全球板块构造图 3、全球12个主要板块(次板块)的分布 4、板块移动 7、大陆板块互相碰撞 1.5亿年后的地球表面 2.5亿年后的地球表面 思考作业题: 1、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证据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 * 历史背景 海底扩张-视频 ? 计算机拟合与地质学证据 ? 大洋中脊两侧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 ? 中洋脊—深海沟系统 ? 洋底热流异常 ? 古生物 ? 古气候 剑桥大学爱德华.布拉德等用计算机做过大陆拟合的最佳化与误差检验。拟合处是沿大陆坡(浅灰区域)500浔的等深线白色是缝隙处,黑色是重叠处。 计算机拟合与地质学证据 左图 晚古生代冰川在复原的冈瓦纳大陆上的分布 右图 晚古生代冰川在现代大陆上的分布,箭头示古冰川流动方向 1-中脊轴线;2-转换断层;3-俯冲边界;4-碰撞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视频 若两面板块性质相同,同为大陆性板块或海洋性板块;板块边缘的岩石物质会受到挤压而破碎、熔融、岩浆涌升带来火山活动;被挤压的岩层亦会张裂和隆起,能量通过地震和火山爆发等活动而释放。 5、板块边缘的岩石物质 当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遇,两板块缓缓靠近,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地壳,会俯冲至较轻的大陆地壳之下,岩石被拖曳至地幔,熔融于软流圈中俯冲作用并形成海沟。 6、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碰撞-海沟 喜玛拉雅山脉仍在不断增高。 1954年测量高度为8848m 1999年11月11日已把高度 修订为8850m。 8、板块的分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