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文学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说 教学目标: 了解秦汉时代天下一统、政治专制、思想独尊的状况;秦汉文学的成长和发展轨迹;了解汉代论说散文的发展概况;汉赋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史传文学的卓越成就;汉代诗歌的新发展。 一 、秦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所谓秦汉文学,是指秦、汉两代四百余年间的文学。具体来说,是指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6年,即秦统一全国至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上古期文学的第二段。 二、秦汉文学发展概况 秦世不文:刻石文大都出于李斯之手,用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秦代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 。 两汉文学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 1、辞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堪称“一代之文学”。 汉赋,可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又称新体赋)和抒情小赋三类。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形成、兴盛、转变三个时期: 2、散文:汉代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继先秦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主要有政论散文、记事散文、抒情议理散文(或称为书信体散文)和史传散文等。 三 汉代文学的特点 众体皆备;文章经世,应用性与现实性;亦史亦文;骈俪之体。 附:《秦汉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编,中华书局出版。 《两汉诗选》,曹道衡选注,中华书局05年出版 。 第二章 汉代散文 教学目标: 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概况;掌握贾谊的《过秦论》(上),晁错的《论贵粟疏》,《淮南子》、《论衡》等的文学特点。 继先秦散文之后,汉代散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文章经世,这是秦汉散文的共同特点。两汉散文以贾谊、晁错、《淮南子》、董仲舒、刘向、扬雄、王充等为标志,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一、贾谊的散文 贾谊具有思想家的深邃和诗人的激情,文章具有韩非子的严整峻峭和纵横家的雄豪恣肆。其政论文的代表作是《过秦论》。《过秦论》是史论与政论相结合的优秀散文作品。其中尤以上篇最为精彩。文章特点鲜明:将风云变幻的历史浓缩为鲜明具体的形象,这是一大特点,如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一段。 二、晁错的散文 晁错的政论明晰透辟、平实而切于世用。《论贵粟疏》是晁错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品。这篇文章句句切实,没有架空之论,如“春 耕 夏 耘 , 秋 获 冬 臧 ”一段概括民情物理,洗练准确。文章结构紧凑慎密,层层推论,逻辑性强,如“民 贫 , 则奸邪生 ”一段。 第二节 西汉其他散文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鸿烈”、“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 全书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但主要是发挥先秦道家思想。《淮南子》二十一篇,每篇都有一个中心论题,组织严密,论述系统。 第三节 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主要有赵晔的《吴越春秋》、王充的《论衡》,另有王符的《潜夫论》、桓谭的《新论》、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等。下面主要简介王充的《论衡》。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今存文85篇(实为84篇)。作为一部“疾虚妄”之书,《论衡》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别具一格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广泛深刻的批判性。如世俗的虚妄之说,天人感应之说、福祸祥瑞之兆,而且指出了圣贤之言、经典之文的夸大失实、不可尽信之处,并加以辩驳。 第二,注重为文的实用性。主张为文要实用,反对浮夸因袭。 第三,紧扣事理的论辩性。重在用事实说话,旁征博引历史与现实中的事实进行条分缕析。于质朴无华中显出雄辩的气度。如批判“人有所恨则死不瞑目”的论证: “凡人之死,皆有所恨:志士则恨义事未立,学士则恨问多不及,农夫则恨耕未蓄谷,商人则恨货财未殖,仕者则恨官位未极,勇者则恨材未优。天下各有所欲乎?然而各有所恨!必以目不瞑者为有所恨,夫天下之人死皆不瞑也!”(《死伪》) 就主要是罗列生活常识进行层层推进的逻辑推理,以发扬理性,击破妖妄无据的迷信。 思考题 简论秦汉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简论贾谊晁错文章的特点。 简论《过秦论》(上)的文学特点。 简论《淮南子》的文学特点。 简论王充《论衡〉的文学特点。 第三章 汉代赋体文学 教学目标 了解汉赋的发展过程,掌握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的不同特点;掌握汉赋代表作家的代表作。 第一节 赋的起源和特点 赋是汉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是汉代 “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它兼具诗文的特点,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骈散不拘,韵否不定。同时兼具诗文的表现功能。《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亲。“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汉赋是汉代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