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面塑的起源及山东面塑的概况
面塑的起源及山东面塑的概况
面塑的起源及区域分布
(一)面塑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学说有“劳动说、游戏说、模仿说、巫术……”等。邓福星在其著作《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中表明,艺术是起源于劳动的。从面塑艺术与地域饮食行为来看,面塑的起源应是劳动说。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有两面性的。故,在探究某项艺术品类的起源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它的起源。
“上帝只花了六天工夫,就把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第二天,上帝创造出了空气;第三天,上帝把天下分成大海和陆地,又让地上生长出各种植物,第四天,上帝创造了两个光体:天阳和月亮;第五天,上帝造出了水中的游鱼和空中的飞鸟;第六天,上帝又造出了地上活动的各种牲畜、野兽和昆虫,还仿照自己的形体,用泥土造出了第一个人,给他吹了一口气,他就活了……。”这是《创世纪》中的神话。(《社会发展史》 陶大镛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第1版 P4)“天神女娲造人”是我国远古流传下来的神话。这位女娲,是“人头蛇身”的天神,她神通广大,一天当中变化七十次,孕育了天地万物。她来到广阔的大地上,看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仍然感觉寂寞,便把黄土掺上水,捏成了一个个灵敏的小孩,跟自己一模一样,她吹了口气,小孩都活了,自称是“人”,都尊呼女娲为妈妈。女娲捏了很久很久,已疲惫不堪,觉得这样太慢了。于是,她从山崖壁上拉下一条藤子,伸进泥浆中搅和,然后抽出来一甩,那些溅落的泥浆洒在地上,居然变成了人群。据说,女娲还是“婚姻之神”,她让男人和女人配合成亲,传中接代,这样大地上的人类就渐渐繁衍起来了。在我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中,也有说人是泥土捏成的:黄土捏成男人,白土捏成女人。这类由神创造人的神话,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流传。埃及神话说:创造力之神哈奴姆用水和土塑造了泥人,温柔的女神哈托把生命注进泥人的身体,就变成了人。希腊神话说:取火神普罗米修斯,曾将具有生命力的小片粘土做成虫、鱼、禽、兽,最后才仿照神的形状捏成了人。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说:地神用暗红色泥土掺和了水,做成男女两个人像,男名古克苏,女名晨星,以后世间便有了人类。(《社会发展史》 陶大镛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第1版 P2)所有这些神话,虽则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却反映了人类社会童年时期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富于魅力的认识。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原始人在与自然斗争中无能为力,对自然界又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好用想象或借助于想象来制服自然力,把自然人格化或神话,在茫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思索和探测人类起源的奥秘,从而创造出各种神奇瑰丽而富于生活气息的形象,它曲折地表现了原始人的朴素而自发的唯物观念。(《社会发展史》 陶大镛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第1版 P2-3)
从面塑的起源研究来看,存在以下几种论断:
(二)面塑的区域分布
面塑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一带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五省。
我国饮食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地人民的饮食习俗有着较大的区别,形成了我国饮食文化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无论是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因素,各地都有较大差异.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各地农业生产的结构与布局,农副产品又是人们饮食最主要的来源,因此自然环境是形成饮食民俗文化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环境与中国饮食民俗的地域差异》 高曾伟 民俗研究 1995年第2期(总第34期))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在共嫂变过程中深受生态环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生态,其有系统性、阶段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饮食文化.(《试论饮食文化生态》陈湘满 邵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5期 )。陈湘满在《试论饮食文化生态》一文中,提出了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圈的概念:北起长城,南至秦岭北麓、伏牛山、淮河,西抵青海湖以东日月山,东及于黄、渤海。这一地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自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摇篮。这里辽阔的黄土高原,土地肥沃,典型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又有黄河滋润,为炎黄子孙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因而,这一文化圈成为文明的发祥地和繁荣之区。自然之富,物产之丰,使黄河流域长期以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使中华民族服服贴贴地依附在以生长植物为主的土地上,饮食结构显示出明显的食草性。
山东面塑的概况
(一)山东面塑的起源
山东面塑起源于曹州(今菏泽市),菏泽位于黄河下游,是鲁西南平原苏、鲁、豫、皖交界处,西周时曾是曹国的领地,故古称“曹州”。菏泽地处黄河的下游段,历史上经常遭受洪水灾害,自然灾害的侵扰造成饿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