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案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案例
案例1:
意义深远的五元股
伟人的举动给蹒跚学步的中国股市以莫大肯定和鼓励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后,他回赠了一份小礼物给客人。
从当天的电视新闻中,人们只看到邓小平赠送给范尔霖一份小礼物。此礼物是什么,国内媒体没有报道。国际新闻媒介却异常重视,称邓小平此举是中国将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
邓小平送出的是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精明的“证券大王”拿到的是一张面值只有5元人民币的股票,但他却立即改变行程,专程又去了趟上海,到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出现的证券交易所办理了正式转让手续。
股票,有人说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象征,这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独有的东西。邓小平选择中国自己发行的股票送给范尔霖,其意义非同小可。
一个月后,邓小平在一次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对金融改革问题发表了意见。他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他又专门谈了证券、股票这些能不能搞的问题。他认为,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又对证券、股票社会主义能不能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认为应该坚决地试。“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这样一个举动向世界宣布:股票市场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这一有效工具发展自己的经济 ——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培育、发展和宏观管理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中国一步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考题:
1. 邓小平针对证券、股票这些东西说,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从这个案例切入,理解为什么邓小平南方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宣言书?
案例2:
大? 路 ?朝? 天
??????????????? ——高巨谦和黄海的世纪探索
??? 上个世纪 80年代,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预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企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不可预知的艰辛之路。所以国企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特例,都是一个待解之谜。??? 2003年8月的一天,我怀揣着这样一个沉重的世纪命题登上了东去的列车。东边有海,潮声澎湃。当我站在黄海之滨一座28层高楼的顶端,目注排天的大浪吞云吐雾的气象,倾听大海深处爆发的雷霆般的吼声,我自信找到了一个国企破解“斯芬克司”之谜的答案。??? 我的眼前是波涛汹涌的黄海,我的脚下是轰鸣着现代大工业之声的黄海轮胎。黄海呼应黄海,那些白色火焰一样奔跑的浪花,在宽广的海面驶向了更加浩无际涯的辽阔。??? 那是一个70年老迈国企奔跑的汽车轮子吗?那是一只从炼狱中诞生的火凤凰腾跃的身影吗?高巨谦和他的黄海团队却回答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用发展观破解死局
??? 1998盛夏,中国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严峻挑战。而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6000名员工,却遭遇了另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这个创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堪称中国民族轮胎工业发源地的老牌厂家,在这个盛夏的燥热中,喘息着几尽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高达十几个亿的债务,使得黄海处处亮起告急的红灯:原材料告罄,成品库被贴上封条,市场被挤占,人才在外流,管理在滑坡……黄海就像一只搁浅的老旧的驳船,已经没有力量发出最后的吼声。??? 高巨谦就是此时被推向这只驳船的舵手之位的。没有人能相信,黄海除却“善终”的命运,还会有其他的出路,这使得高巨谦的赴任,充满了凝重与悲壮。但高巨谦心犹不甘。黄海在他的心中一直是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新中国第一个汽车轮胎专业化的厂家,第一个造出飞机轮胎的厂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三次视察的厂家,技术援助建起一大批轮胎后起之秀的厂家,产品最先获得国家金奖的厂家,最早研究和引进子午胎技术的厂家,为几代国家领导人天安门阅兵所乘车辆制造轮胎的厂家……难道这一切连同黄海这个闪光的名字将在它的手中划上句号吗???? 高巨谦含着眼泪断然说:“不!”这个扎根黄海34个春秋的“老黄海”,他的呼吸、他的血肉、他情感的归宿,已经与黄海须臾不可分离。从工人到教师,再到公司级领导,他用汗水和聪明才智建设着黄海,而黄海也造就了他。现在是否就是“反哺”的时候呢?高巨谦发誓要拼尽全力,背水一战,重新打造黄海的辉煌。??? 一个又一个心潮澎湃的不眠之夜,他思考自己的使命,思考一个老国企的风雨历程,思考黄海这只驳船出海的港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