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2-2009分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肃省境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区、建设场地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328—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l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区建筑规范
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F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D2008—02 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
建筑物、水体、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灾害
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2
致灾地质作用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作用。
3.3
致灾地质体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3.5
地质灾害易发区
具有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自然、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3.6
地质灾害危险区
地质灾害体活动征兆明显,且将可能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承灾区。
3.7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3.8
滑坡
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3.9
不稳定斜坡
已发生轻微变形(未产生位移)或具有潜在滑坡可能的自然或人工边坡。
3.10
危岩
陡坡或悬崖上可能失稳的岩体。
3.11
崩塌
岩(土)体离开母体崩落的现象。
3.12
泥石流
大量泥沙、石块和水混合体流动的现象。
3.13
地面塌陷
土体或岩体向下塌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洼地和裂缝的现象。
3.14
地面沉降
开采地下流体造成区域性的的地面高程降低的现象。
3.15
地裂缝
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3.16
采矿影响范围
矿山开采地表移动涉及的范围。
3.17
库岸坍塌
河流、湖泊、水库等岸坡在水动力作用下的后退过程与现象。
3.18
冻胀融沉
季节性冻土或多年冻土由于冻结消融造成的地面胀隆或融陷现象。
3.19
黄土湿陷
黄土浸水发生的陷落、塌陷等造成地面不均匀变形、破坏现象。
3.20
盐胀溶沉
盐渍土由于盐类结晶膨胀或盐类遇水溶沉造成地面变形、破坏的现象。
3.21
风蚀沙埋
风力对建筑物的侵蚀破坏以及风力搬运沙粒对建筑物的掩埋现象。
3.22
建设场地
实施建设工程的用地。
3.23
规划用地
城市、村镇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或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用地。
3.24
矿山
开采矿产资源的生产活动所在地。
3.25
地质环境
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并与人的活动有关的岩石圈的表层空间。
4 符号和缩略语
4.1 灾害体
B—崩塌
W—危岩体
H—滑坡
X—不稳定斜坡
N—泥石流
DT—地面塌陷
DC—地面沉降
DL—地裂缝
KT—库岸坍塌
HS—黄土湿陷
YR—盐胀溶沉
DR—冻胀融沉
FS—风蚀沙埋
4.2 稳定性、易发性、危险性、可能性
4.2.1 稳定性
a—稳定性差
b—稳定性较差
c—稳定性好
4.2.2 易发性
g—高易发
z—中易发
d—低易发
n—不易发
4.2.3 危险性
A一危险性大
B一危险性中等
C一危险性小
4.2.4 可能性
Ⅰ—不可能
Ⅱ—可能性小
Ⅲ—可能性中等
Ⅳ—可能性大
5 总则
5.1 一般规定
5.1.1 建设场地与新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进行。
5.1.2 在已进行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场地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5.1.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空气采样数字显示安装使用说明书1.doc VIP
- 通信综合业务知识培训_培训课件.pptx VIP
- 《菊花扦插》(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苏科版.pdf VIP
- [机械标准]JBT 9768-1999 内燃机 气缸套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pdf
- 2025广东广州海关缉私局招聘缉私辅助人员5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法院服务外包诉讼服务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5广东广州海关缉私局招聘缉私辅助人员5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口腔癌术后口腔冲洗技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企业相互赠与合同范本模板.docx VIP
- 阅读见识手抄报.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