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发展史自习60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史自习60题(附答案) 1、???????? a、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我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的装饰性图象。始于西汉,风行东汉,随厚葬之风发展。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最多,以山东武氏祠石刻最著名;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甘肃等地,以四川最多且具特色。画像石多为祠堂石室的壁画及墓门、楣、楹的装饰画;画像砖则往往是嵌在墓室的壁上。 b、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内容广泛,从上层贵族的享乐到下层人民的劳动;从伏羲女娲到凤舞龙潜的神话无所不包,另有历史故事和战争田猎,如荆轲刺秦、列女孝子等等。 c、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雕刻技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浅浮雕,即在打磨平整的砖石上,将所绘物象轮廓周围的平面剔去一层,再对形象略施雕刻,有的还涂以彩色,多表现人物,如山东武氏祠的石刻画像;另一种是线刻,即在平面上以直线或曲线刻成图画,花鸟虫鱼或建筑物都是用这种方法,如四川画像砖中的花砖等。 d、各地的画像砖石各有特色。山东朴重、四川活泼、河南雄健,在中国绘画雕刻史上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鲁迅、林风眠都对汉代画像砖石有很高评价。 2、今存楚汉帛画有哪些重要的作品?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图》;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图》;1972年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 3、汉墓壁画有哪些著名作品? 洛阳卜千秋墓壁画;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望都东汉墓壁画。 4、佛教美术何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有何影响? 东汉明帝时佛教东传,佛教美术也随之传入中国。佛教又称象教,凡佛寺中必有塑像和画像,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大量雕刻绘画作品。从事佛教美术创作的历代工匠淹没无闻,而传名者仅有卫协、戴逵、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王维等有文化身份的大画家。 佛教对中国画的影响有: a、不仅增加了新画科,并且声势非凡,唐以前佛教绘画曾经是中国画的主流。 b、增加了绘画新形式,尤其是造就了历代推演修正的伟大的敦煌艺术风格。 c、佛教绘画手法与中国传统勾线平涂法相融合,丰富了唐宋绘画技艺。如张僧繇吸收佛画晕染法,有凸凹效果,画一乘寺壁画,得凸凹寺之名。而南宋禅宗绘画也是由佛教绘画演变而来,成为中国水墨画史上的奇葩。 5、顾恺之在画史上有何地位? 顾恺之(346~407)是中国美术史上最早以绘为业的文人画家,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a、他率先提高了画家的社会地位。顾以画为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使绘画不再被视为工匠的贱业。 b、他把体现对象之神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使绘画由重形似转向重神韵。其传世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皆强调表现对象之神,奠定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理论基础。 d、顾的作品构思精巧笔迹周密,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密体画派。 7、六朝三杰指谁?“张家样”的特色是什么? 答:六朝三杰是指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大家,若加上三国吴曹不兴并称六朝四杰;加上唐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画史上把陆探微和顾恺之并称为“顾陆”属于“密体”画风。 张僧繇画天女、宫女“面短而艳”,追求形象丰满,改变了顾陆以来的秀骨清像的造型,这种“面短而艳”的造型成为后世的楷模,被称为“张家样”。 8、我国古代山水画始于何时?山水画论的开创者是谁? 答:中国古代山水画始于东晋,隋代出现了形式完整的山水画——展子虔的《游春图》;盛唐二李的青绿山水趋向成熟,中唐出现水墨山水画,唐末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成熟,占据了中国画的主流地位。 东晋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谈到山水画构思等,为山水画萌芽期的文献。与顾恺之同时的宗炳有山水画论《画山水序》,其后王微写出更成熟的山水画论《叙画》,宗与王的画论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专著。 9、宗炳的《画山水序》有何意义? 宗炳《画山水序》出现于公元440年之前的南朝刘宋。他除了提出“张绢素以远映”的近大远小透视原理之外,力倡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而非消遣。《画山水序》既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画论。后世山水画家、山水画论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宗旨,皆可归功于宗炳的影响。 10、王微《叙画》有何意义? a、王微(415~453)在《叙画》中首先排除山水画的地图实用价值,认为山水画独立成科,且与易象同体,把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般的高度。 b、提出书法笔势点划可用于山水画描写,这是后世书画相通论之始。 c、提出“拟太虚之体”的“写心论”,与宗炳的“以形写形”相得益彰,影响至今。 d、最后涉及山水画欣赏问题。要求山水画“怡悦情性”,可称为文人画论之滥觞。 11、谢赫的“六法”有什么意义? 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六法原先是绘画优劣的批评准则,后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 a、气韵生动:原指表现出对象的精神面貌,使作品具有生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