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学看书方式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学看书方式笔记

法学硕士研究生该如何读书--谈研究生人文素养与阅读之关系   法学硕士研究生与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与法理思维有密切关系。而他们大都在法律本科阶段学过《法理学》。这门教育部规定的法学学生必修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作为法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还有无必要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继续开呢?如有必要,其特点又是什么呢?与法律本科生的区别何在?其实,本科阶段的《法理学》,只是学生进入法学殿堂的一个“初阶”阶段,即“入门”之“知”的获得,它给学生的只是法学的一个大致轮廓和主要线索;它的目的只是引起学生对诸多“法学之谜”的好奇、惊奇和探索兴趣。而这些“法学之谜”在本科的科班式、教义化训练中并未得以展开,它们像一个个问号悬挂在学生的脑海里。要探索这些“谜”一样的问题,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能进一步展开。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出于今后为“稻梁谋”的功利目的,抑或真对法律有兴趣,《法理学》都是绕不开的。因为硕士研究生三年,不管怎样,已进人了所谓“研究”阶段(尽管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如今的“硕士生”还不如文革前“老三届”的高中生)。他们无论研究什么法,经济法也罢,民商法也罢,刑法也罢,其硕士论文要想写得有点儿“学术”品味儿,最后都得往“法理学”的层次上提升或拔高。因此,所有部门法的研究生论文最后都写成了“法理学”,或叫“准法理”论文。是“法理学”使他们显得有了“研究生”的水平。那么,他们又如何在研究生阶段进行法理的学习呢?   研究生阶段的法理学习仍然有一个兴趣或乐趣的吸引与培养问题。有人认为,研究生嘛,又不是才从中学出来的,用不着像逗小孩子那样用什么有趣的玩意儿引导了。于是,便向研究生长篇大论地灌输博登海默、黑格尔、哈贝马斯等等;或者就叫他们自己去看一个比一个艰涩枯燥的法理学大部头。这些只相当于“老三届”中学生水平的“研究生”们,往往看不了几页就犯晕,即使硬着头皮看完,也是一头雾水。于是,便第二次产生了对法理的逆反。(第一次逆反是本科阶段。许多被生硬而故作高深的“法理”教戒过的法学研究生都说:大学期间,最厌烦的课是“法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女研究生们曾一度流行:“卫方卫方我爱你,为你才来学法理。”的民谣式说法。即贺卫方教授个人的人格魅力成了学生们学法理的惟一吸引力。这说明,研究生的法理学习仍然需要生动的“启发式”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用法理学特有的学术魅力,学科品位吸引他们。   如何启发和吸收学生呢?这首先得培养研究生自己阅读法理学与法学名著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是阅读问题。”培根也说过:“阅读使人丰富,讨论使人灵敏,写作使人精确。”可是我们的许多法学研究生都不知如何“阅读名著”。其实不要说法学名著,他们在大学期间,除了要考试的教科书,其他文学、历史、哲学等名著都统统不读,或知之甚少。人文底蕴的极度缺乏和生活与思维的极度贫乏,使他们难以理解人生、人世和社会生活,自然也难以理解在生动的社会生活与历史积累基础上产生的法律智慧结晶--法理学。故法理的阅读训练不能只推荐法学名著。我把向研究生推荐的160多本阅读书目分了六个层次:   (1)从容易启发法律思维的文学作品读起;   (2)从当代中国学者的学术著作读起;   (3)读一点儿历史、杂书、类书、辞书;   (4)不难读的法学名著;   (5)稍微难读的法学名著;   (6)难读的法学名著。   为什么要从容易启发法律思维的文学作品读起呢?   第一,文学名著不仅文笔畅达优雅,且思想丰富深邃。而法学思维的智慧结晶--法学和法理名著往往是以抽象和冷静的理性化方式表达深刻思想的,两相比较,学生更容易为生动而形象化的文学作品所吸引。故鼓励和引导他们“由文学切人法理”。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学生一般只看到“隐私权”问题就再深入不下去了。而米兰·昆德拉则是要揭示“隐私”在何种情况下“成其为神圣权利”的。当极权政治把人性最自然和神圣的东西统统“轻率得使人已不觉其轻”时,人就不成其为“人”了。昆德拉揭示的,既是深刻的哲理,也是颇含智慧和见识的法理。昆德拉曾说:“哲学家的‘故作高深’和对感性世界的‘不屑’,使之把表述人对世界的具体感受的任务,让给了诗人和小说家。”故文学作品中蕴含了深刻的法哲学、法理学思想,只是它不以穷理尽性的论证来表达,而是以善于刻画和生动风趣的幽默等形式来揭示理性化语言无法企及的生活秘密。   第二,从容易启发法律思维的文学作品读起,还容易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去发现法律问题,拓展法律问题的想象空间,训练合理的法律想象能力。法律思维的训练是多方面的,我们以往只强调理性思维,忽略了直觉思维和感性判断;只强调逻辑和抽象思维,忽略了想象力的培养。故不仅法律思维单一、枯燥、贫乏,且僵化、刻板、封闭。但学生若缺乏想象力,就会对最常见的欠缺证据的案件事实都无法正确推理,其法学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