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优化].ppt

2.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优化].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医药文献中影响最大的有:(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 《月王药诊》: (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 现存最早的藏医经典著作 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 大半为高山植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四部医典》: 8世纪中末,宇陀·元丹贡布著 《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7)著。 《晶珠本草》:帝玛尔·丹增彭措(1673~1743?)著 奠基时期(公元6世纪 ~ 9世纪中叶) 社会与时代背景 奠基时期 (公元6世纪 ~ 9世纪中叶) 社会与时代背景 医药学成就 《四部医典》 藏名《据悉》 《据悉》(也称《居希》)分为4个部分: 发展和争鸣时期(公元9世纪中叶 ~ 17世纪中叶) 社会与时代背景 医药学成就 繁荣时期 17世纪中叶 ~ 20世纪中叶 ★ 《蓝琉璃》成书,桑吉嘉措, 全称《医学广论药师佛意庄严四续光明蓝琉璃》,开启《四部医典》的金钥匙 ★ 绘制系列挂图曼汤 1688年绘制60幅, 到1704年 完成79幅,1916年后 新增一幅历代名医 达80幅 ★ 医学教育发展 医学利众寺、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医学星算利众院(门孜康) ★ 编著大量医著 ★ 1732年《晶珠本草》帝玛尔丹增彭措,藏药集大成的经典著作 振兴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 ★ 医疗卫生 ★ 藏医教育 ★ 科学研究 ★ 藏药产业 ★ 藏医药国际交流 ★ 海外藏医药研究进展 三因学说 三因,就是指隆、赤巴和培根这三种因素,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 隆 是推动人体生命机能的动力,与生命活动的各种机能密切相关。 相当于中医的“气”。 根据隆的不同机能和存在部位的不同, 又可以把隆分成五种: 维命隆 上行隆 遍行隆 下泄隆 伴火隆 隆 隆的特性 赤巴 它具有火热的性质,也是负责人体内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因素, 具有中医“火”“热”的性质。 这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与病理上的火邪不同。 根据赤巴存在的部位和具体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五种: 能消赤巴 变色赤巴 能作赤巴 能视赤巴 明色赤巴。 赤巴的特性 培根 具有水和土的性质; 与人体内津液、黏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质和机能保持密切的关系。 也有人把培根译成痰或黏液。 这里的“痰”是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的正常物质,而不是在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痰液。 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及功能,又分为五 种: 培根丹且、培根涅且、培根良且、培根其木且、培根居而且。 三因学说 说明人体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类型 藏医学对生理、病理和解剖的认识 七基质学说 三秽学说 五脏六腑理论 孔窍、骨骼、脉管理论 七基质学说 五脏六腑理论 对孔窍、骨骼、脉管的认识 藏医认为,人体上有许多孔窍。其中,大而明显的孔窍共9个,即鼻孔2,耳窍2,目窍2,口1个,尿窍1个及肛门孔1个。女性多3个窍,即乳头有2窍,性器官多1个窍,共12个。 藏医对人体骨路有较深入的研究, 认为人身共有骨骼共360块。 在藏医看来,脉管有多种。大致说来,可以分成黑白两种脉。 白脉起自脑部,从脑部向下,分布到全身,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神经。 《四部医典》中提到:”从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19条。” 黑脉,则相当于血管, 并且能区别出跳动的脉 和不跳动的脉, 大致有韧成脉、 普通脉、联合脉 和维持生命脉。 藏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 病因理论 病机理论 疾病的外缘学说 特殊诱因 藏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 病因理论 病机理论 三大因素过盛 七基质过盛 三秽过盛 三因素 虚损 三秽 虚损 胚胎学说 胎儿是父精与母血二者结合而成 胎儿的形成还需要有正常的“五源”条件,即土、水、火、风、空, 五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而且五者相互协调,胎儿才能正常发育。 藏医以周为时间单位来认识和观察胎儿的发育过程 (较中医以月认识的时间单位更细致而深入) 人体胚胎发育(第五图) 第1周:父精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