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试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docVIP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试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试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 “……那一天,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外,由毛主席亲笔题名奠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始。”当时“破土动工”的形势是(  ) A.国家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炼钢铁运动使钢产量大幅度提高 C.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进入高潮 2.下列是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解读有误的是(  )   经济成分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到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3.“人多钢多土炉多,风箱高唱震山河。 千炉铁水汇成海,大地燃起万把火。”歌谣反映的这个大事昭示我们(  ) ①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抓经济建设是不可取的 ②搞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采用多种模式、多种途径 ③单纯依靠精神因素作用去搞经济建设是行不通的 ④搞经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调查研究 A.只有一项错误 B.只有两项正确 C.有三项错误 D.全部正确 4.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5.某阶段国民收入前后的对比如下: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2%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这应是哪段历史比较的结论(  ) A.1952年同1949年相比 B.1956年同1952年相比 C.1966年同1958年相比 D.1978年同1968年相比 6.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7.下图是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的“红手印”。他们立下生死状,约定分田到户。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人民公社被撤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C.18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 D.小岗村分田到户拉开改革开放序幕 8.1984年2月,邓小平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其中“现在的特区”应包括福建省的(  ) A.温州 B.厦门 C.珠海 D.汕头 9.邓小平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的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所确立的思想和论断依次是(  ) ①“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②“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0.“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下,明年火车还嫌小。”“放颗卫星献大礼,昆明自造轧钢机,直径二百五十米,吓得美帝叫稀奇。”这是新中国成立来某时期的盛传的两首民谣,那个时代,报刊广播等媒体上频频出现的热词有(  ) A.土高炉/互助组/自负盈亏 B.公共食堂/炉火不息/多快好省 C.合作社/以钢为钢/企业活力 D.多快好省/政企分开/公私合营 11.对下图数字呈递增趋势的解读正确的是(  ) A.1.41:包含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的效益 B.128.59: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影响 C.1 083.2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推动 D.10 968.86:新世纪浦东开发重大战略的促进 12.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  )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③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④从分田单干到包产到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文字描绘时代的轨迹,图片聚焦历史的场景。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a)           图(b)      图(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