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1月(第二次期中)月考历史(文)试题.docVIP

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1月(第二次期中)月考历史(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1月(第二次期中)月考历史(文)试题.doc

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1月(第二次期中)月考历史(文)试题 命制时间:2012-11-12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 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 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D. 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 3.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5.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歼 B.洪仁歼、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6.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上材料体现的思想,其共同本质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走群众路线 D.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了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 D.社会契约 8.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l580年至l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总体上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  9.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1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