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考语文诗歌赏析讲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中考语文诗歌赏析讲析

2009届中考语文诗歌赏析讲析:表达技巧 四川犍为纪家九年制学校 李六宏 表达技巧是一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命题角度: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案备选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   【方法点拨】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①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就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的方式,这是一种间接而储蓄的抒情方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③托物言志。 例1: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解析: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一个人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例2:《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由于守旧势力排挤,欧阳修被贬官外任,乃作此诗。 ?问: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 ?【解析】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画眉鸟自由飞鸣的描绘及对此的议论,用画眉鸟比喻自己也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调离朝廷后轻松自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排挤他的守旧势力的轻蔑和嘲讽。 例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例4: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注意: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往往题目要点明),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客观事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二)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往往是议论的句子,位置往往在末尾)。这是一种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束部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__________________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____________?,王诗______________ 。 答案: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常见的表现手法 1、烘托(衬托、反衬)。 ①以人衬人:如《秦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 “耕者”“锄者”“来归者”的反映来烘托秦罗敷的漂亮。 ②以物衬物: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试题:“万籁此俱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万物之音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馨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反衬出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这是以声衬静的写法。(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回答即可。) ③以物衬人: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例1.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情与景的关系。 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