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春 遥感技术与应用 主讲人:曹铭 联系电话Email:caochangming@ 基本要求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或课后查阅资料;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能自觉阅读课后参考书目; 学会3c(creative,cooperation,crictical)。 考核要求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15%,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70%; 其中平时成绩出勤占50%,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占50%; 其中旷课1次考勤成绩扣5分,累计达5次(含)取消本门课程期末考试资格; 迟到或早退一次出勤成绩扣3分。 参考书目 〈日〉遥感研究会编,刘勇卫、贺雪鸿译,《遥感精解》,测绘出版社,1993; 彭望琭等,《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Thomas M. Lillesand, Ralph W. Kiefer著、彭望琭等译,《遥感与图像解译(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 John R. Jensen著、陈晓玲等译,《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李小文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8。 §1 绪论 1. 什么是遥感? 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 ASPRS将摄影测量与遥感相结合的正式定义: 对使用非接触传感器系统将获得的影像及数字图像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艺术、科学和技术。 (1988年) 通常我们所说的遥感是指狭义的理解,即: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遥感系统 3. 遥感的类型 3.1 按遥感平台分 地面遥感: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3.2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0.05~0.38μm; 可见光遥感:0.38-0.76μm; 红外遥感:0.76-1000μm; 微波遥感:1mm-10m。 多波段遥感:可见光波段和红外范围内再分若干窄波段。 3.3 按工作方式分 主动遥感(active remote sensing):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如微波遥感中的侧视雷达 被动遥感(passive remote sensing)的探测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3.4 按遥感资料的获取方式分 成像遥感将探测到的目标电磁辐射转换成可以显示为图像的遥感资料; 非成像遥感将所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数据输出或记录在磁带上而不产生图像。 3.5 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 如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灾害遥感等。 玉树县结古镇影像地图(局部)(震后10年4月15日) 本图为TM图像; 黄河入海口,反映泥沙堆积; 拍摄时间为1990年。 4. 遥感的特点 4.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2时效性 对于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4.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4.4经济性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遥感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5局限性 目前,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很有限,仅其中的几个波段范围。地面调查和验证尚不可缺少。 遥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局限性。遥感不是无所不能的。遥感不能提供自然、生物或社会科学研究所需的所有信息。 5. 遥感发展简史 最早使用“遥感”一词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局的艾弗林·普鲁伊特(Evelyn. L. Pruit,1960)。 1961 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和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 Research Council)的资助下,于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威罗·兰(Willow Run)实验室召开了“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此后,在世界范围内,遥感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获得飞速的发展。 遥感学科的技术积累和酝酿却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和发 展阶段。 遥感发展阶段 1. 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年) 望远镜 2. 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年) 摄影技术的发明,并与望远镜相结合为远距离摄影 3.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年) 1858 年,G.F. 陶纳乔(Gaspardd Felix Tournachon)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浅谈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异响原因分析及结构优化.pdf VIP
- 商务与经济统计(原书第14版)Ch11.pptx VIP
- 化工厂安全考试题.doc VIP
- 大学生女性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幻灯片.ppt
- 《阿Q正传》课件63张.pptx VIP
- 渥太华自伤量表.docx VIP
- 【2025年新版交规题库】2025年版12123学法减分题库(学法减分300题).docx
- 商务与经济统计(原书第14版)Ch16.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