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序号 内容 页码 1 无机部分 3 1.1 硫酸 3 1.2 硝酸 5 1.3 盐酸 7 1.4 高锰酸钾 9 1.5 (30%)过氧化氢 11 1.6 碘 13 1.7 氯化钙 15 1.8 氢氧化钠 17 1.9 重铬酸钾 19 1.10 氯化汞 21 1.11 磷酸 23 1.12 铝粉 25 1.13 铬酸钾 27 1.14 氯化铵 29 1.15 硝酸银 30 1.16 硫代硫酸钠 32 1.17 氢氧化钾 33 1.18 硝酸铵 34 1.19 氧化锌 36 1.20 硫酸铜 38 1.21 乙酸锌 40 1.22 高碘酸钾 42 1.23 氯化钡 44 1.24 碳酸氢钠 46 1.25 亚硝酸钠 48 1.26 氧化镁 50 2 有机部分 52 2.1 甲醛 52 2.2 冰醋酸 54 2.3 丙酮 56 2.4 二甲苯 58 2.5 乙醚 60 2.6 苯 62 2.7 三氯甲烷 64 2.8 苯酚(酚) 66 2.9 乙醇(无水) 68 2.10 甲酸 70 2.11 氨水 72
序号 内容 页码 2.12 甲醇 75 2.13 二氯甲烷 79 2.14 乙腈 82 2.15 异丙醇 86 2.16 高氯酸 89 2.17 正己烷 92 2.18 乙酸乙酯 93 2.19 丙三醇 95 2.20 间苯三酚 97 2.21 二甘醇 99 2.22 异辛烷 101 2.23 石油醚 103 2.24 正庚烷 106
无机部分
硫酸
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1.8,熔点10.4℃,沸点: 280℃。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3
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肠,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火灾和爆炸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
化学反应性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人身防护
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急救
吸入: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储藏和运输
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安全和处理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
硝酸
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浓硝酸(98%)在空气中有“发烟”现象,此烟为五氧化二氮即硝酐,在空气中与水汽形成硝酸雾,不久即分解,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氮。工业硝酸常呈黄色,是溶有二氧化氮之故。浓硝酸加热时有硝酸蒸汽,密度:2.2,不久也分解,主要成为二氧化氮。用于制造氮肥、黄色炸药、药品。也用作工业上的酸洗剂及试剂。
毒性
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5 mg/m3 (以NO2计)
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硝酸气雾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
眼睛接触:硝酸液溅入眼内,可产生化学灼伤。
皮肤接触:硝酸液接触皮肤,可引起化学灼伤。皮肤灼伤后呈黄色逐渐变为褐色最后呈黑色。
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吸入低浓度硝酸气雾。,能引起牙齿酸蚀症及慢性阴塞性肺病。
火灾和爆炸
火灾危险性极大,氧化力强,与还原剂反应时可引起火灾和爆炸。
化学反应性
硝酸是强氧化剂,可使许多有机物氧化而焦化。
人身防护
吸入:工作环境中硝酸气雾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急救
吸入: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温、安静,必要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整理】 中医执业医师 技能 实操 考试 题目 答案 第三站总结答案最终整理版更新3.doc
- 【2017年整理】 年度河北省医师定期考核试题答案.docx
- 【2017年整理】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doc
- 【2017年整理】 单克隆抗体制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JEN.doc
- 【2017年整理】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doc
- 【2017年整理】 卫生职称考试 初级师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专业实践能力 真题.doc
- 【2017年整理】 LA试题.doc
- 【2017年整理】 年 CT 医师上岗证考试题.doc
- 【2017年整理】 七年级下册.doc
- 【2017年整理】 山东大学 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护理综合 考试大纲.doc
最近下载
- “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对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研究.pdf
- 胃溃疡患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南昌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docx VIP
- 质量部的2023年终总结和2024年规划.pdf VIP
- 《郑州市30万t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doc
- 玻璃幕墙监理细则.docx VIP
- 2025年党纪学习专题民主生活会“六大纪律”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及其全面深刻)范文.docx VIP
- 质量管理部三年规划.pptx VIP
- 餐饮前厅领班培训.pptx VIP
- 2024 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农林牧渔类“智慧农业种植”赛项竞赛规程(高职学生组).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