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23考点串讲-内科护理(十四)
1.患者男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请问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贫血B.出血C.感染D.肝.脾肿大E.淋巴结肿大
【答案】:A
【解析】:考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慢性再障起病及进展较缓慢。贫血往往是首发和主要表现。
2.女孩,11岁。因体温38.9℃伴皮肤、黏膜出血一天就诊。经医生了解健康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好发于儿童B.起病前有感染史C.病程多为自限性D.出血部位下肢最多E.痊愈后经常要复发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多数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有发热、畏寒及全身广泛性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下肢多见,甚至出现血肿、血泡;也可出现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少数病人约1%~4%并发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病程常呈自限性,在数周内恢复,仅有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
3.某患儿,自幼缺乏凝血因子被诊断为血友病,请问此病人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肌肉血肿B.消化道症状C.神经系统症状D.全血细胞减少E.恶心、头痛、呕吐
【答案】:A
【解析】:考察血友病的临床表现。血友病以皮肤、肌肉深部出血为常见症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关节腔若有出血现象,可造成关节活动障碍。
4.女孩,10岁。因发热、体温38.8℃,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就诊,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可引起
A.库欣综合征B.高血压C.易发生感染D.血糖增高E.便秘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护理。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西药,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不少患者服用激素一段时间后会致食欲增强、身体发胖、皮肤痤疮,有的甚至可诱发和加重感染,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
5.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患者T淋巴细胞B.抑制患者B淋巴细胞C.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D.改善骨髓的微循环E.调节骨髓血液灌注
【答案】:A
【解析】:考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药物。其作用机理是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或非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
6.患者女性,32岁,因经常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倾向,月经过多而在医院就诊,体检:脾脏轻度肿大,余无其他异常发现。初步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符合该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不包括
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血小板计数减少D.骨髓巨核细胞增加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项目有以下几种。血象: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多无变化,血红蛋白多少与出血程度有关。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急性型以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为主,成熟型巨核细胞较少见;慢性型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但缺乏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细胞。其他: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寿命缩短。
7.患者女性,27岁。体温38℃,全身有小出血点,经医院查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1012/L,白细胞3×109/L,血小板70×109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请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方法为
A.造血干细胞移植B.脾切除术C.雄激素治疗D.免疫抑制剂治疗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答案】:C
【解析】:考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雄激素通过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为目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用的药物。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8.患者男性,放射科医生,一周前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请问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6个月后,首先升高的是
A.白细胞B.红细胞数C.血小板数D.淋巴细胞数E.网织红细胞数
【答案】:E
【解析】:考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有直接刺激红细胞生成作用。目前常用丙酸睾酮衍生物司坦唑,需治疗3~6个月,才能判断疗效,判断指标为网织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升高。
9.女孩,12岁。因突起高热伴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和大片瘀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住院治疗。有关特发性血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