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二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1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二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1剖析

5.《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 6.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做法中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有(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7.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 A 二、能力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 尘, 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的。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材料二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 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然后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析归纳得出答案。第(3)问应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因素。 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然后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析归纳得出答案。第(3)问应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因素。 答案:(1)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大批小农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繁荣的基础。 (3)有利因素: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不利因素: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小农是一个不稳定的阶层,经常发生分化和破产。 * 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五 谷 丰 登 庆 太 平 龙 凤 呈 祥 歌 盛 世 人生有三宝: 丑妻、 薄地、 破棉袄。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掌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2.知道耧车、曲辕犁、筒车等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及作用。 3.知道代田法等耕作技术的进步。 4.认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 您 思 考 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耕作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铁犁 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犁壁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代田法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曲辕犁,犁评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耧车 一年一熟 (完善) 代田法是战国时期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耕种。 耙、耱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