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 2、理解本文叙议过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文中穿插与引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作者介绍
梁衡,山西霍县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其他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和《把栏杆拍遍》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他还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风华正茂的梁衡就以山水散文一领风骚,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又以名人咏叹散文名噪文坛。特别是他的人物散文堪称一时翘楚。出手不凡,那么隽永耐读,让人久久难忘。说:“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外,尚无第二人。”
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刊出了梁衡所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没有想到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散文发表后好评如潮,当年即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全国师范教材。在最近两年开始的新一轮教材修订中,又接连被选入北师大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学及专科教材。在发表后的四年间,该文被接二连三地被收入各类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以这个篇名为书名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说明选家“英雄所见略同”该文也是作者的散文继《晋祠》、 《夏感》、 《觅渡、觅渡、渡何处》之后第四次入选中学课本,在当代作家中,梁衡是作品入选课本较多的一位。
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95年她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由于她对放射现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丈夫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题解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镭一百周年。本文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美丽”是行文的主线,这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端庄的形象,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淡泊名利、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外在美:(短暂的,易逝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内在美:(永恒的,不变的)内在的人格魅力,那才是永恒的美丽。
为文章划分层次结构 一(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二(3——7)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赞颂她的高贵品质。 三(8——9)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一生。 2、分析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句独立成段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句话揭示了哪些问题) [答]:一方面说明了创作此文的目的——为了纪念; 另一方面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贡献。 (2)第二段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重现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这段话介绍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会在100年前登上这个讲台的原因。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A、这一段中对居里夫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答]:“她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最后一句话与文中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答]:标题。 3、分析第二部分 (1)那么,居里夫人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里?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回顾了居里夫人为发现、提炼镭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与磨难。 (2)在4——7段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赞扬她的美丽。居里夫人追求的内在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A、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把金发剪短——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B、对热闹不屑一顾,给追求者无情的后脑勺。 C、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 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具有心无旁骛、悬梁刺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