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_0.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_0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 时下,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很多学校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据笔者的观察,新课程倡导的主动、探索、合作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有些教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一味追求升学率,以一张试卷定高低。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重知识,轻技能;重接受,轻创造;重讲授,轻自学;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它的缺陷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难谈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一个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贮存式的仓库。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学生总感觉枯燥无味。在他们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就是“催眠课”,仅有教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我们的教师应该好好地自我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把学生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课变成他们喜爱、受欢迎的课呢?我想:很多教师都想过这个问题,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课堂应该像一个大舞台一样,教师要成为导演,学生应该成为主角,师生共同合作,表演出精彩的节目。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地显示出来。在这里,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和大家交流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教学过程”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良策。古训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正是这个道理,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将理性认识具体化回到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获取、理解知识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因此,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用问题情境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一、新颖性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活水中畅游。这就要求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时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它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新型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点燃的火把。这就要求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要新,而且能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探索、升华。比如,笔者在讲授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之一即情绪随着个人境遇的变化而变化时,我结合课本上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设置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同为杜甫的诗句,前后表现诗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我把这样一个思考题利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然后让大家一齐读前后四句诗,最后出示思考题。显而易见,很多同学都纷纷说出了前者表现出诗人伤感的情绪,后者表现的是诗人喜悦的情绪。我跟着发问,为什么诗人前后会有这样两种相反的情绪表现呢?大家顿时议论开来了,就此我便让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在他们讨论交流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前者说的是国家混乱,人民困苦的景象,后者说的是国家统一的新气象。所以诗人会有前后不同的情绪表现;有的说诗人伤感的是自己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喜悦的是国家统一,自己将得以重用。对他们的积极表现,我给予了真诚的表扬和肯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情绪会随着个人的境遇变化而变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设置的问题角度要新,目标要明确,难度要适宜,形式要开放,只有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 双向性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一方是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另一方是体现的社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融合点,是一种双向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领域的民主性。这种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有本质的差别,前者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